论诗三十首(其十七)
鉴赏
这首诗名为《论诗三十首·其十七》,作者是金末元初的元好问。诗中通过“切响浮声发巧深”描绘了音乐的细腻与深度,强调了创作过程中的用心和技巧。接下来,“研磨虽苦果何心”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艺术追求的坚韧不拔,即使过程艰辛,也甘之如饴。诗人以“浪翁水乐无宫徵”比喻音乐的自然流畅,如同山水间的韶濩之音,没有刻意雕琢的痕迹,而是源自内心的自然流露。整首诗寓言了诗歌创作的真谛,即真诚的情感和自然的艺术表现力。
词语解释
宫徵的意思:1.古代五音中宫音与徵音的并称。 汉 刘向 《说苑·善说》:“ 雍门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动宫徵,微挥羽角,切终而成曲。”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羽角俱起,宫徵相证。” 唐 杜牧 《感怀诗》:“急热同手足,唱和如宫徵。” 清 赵翼 《偶书》诗:“两耳未甚聋,已难辨宫徵。”2.泛指乐曲。 宋 秦观 《点绛唇》词:“月转乌啼,画堂宫徵生离恨。” 清 洪昇 《长生殿·传概》:“先圣不曾删《郑》《卫》,吾儕取义翻宫徵。”3.泛指声调。 南朝 齐 陆厥 《与沉约书》:“前英已早识宫徵,但未屈曲...
苦果的意思:◎ 苦果 kǔguǒ[bad consequences] 比喻痛苦的结果产销没有衔接好的苦果...
浪翁的意思:唐 元结 《浪翁观化》序:“ 浪翁 ,山野浪老也。闻 元子 亦浪然在山谷,病中能记水石草木虫豸之化,亦来説常所化。” 浪翁 ,本 元结 文中杜撰之名,后人亦用以指 元结 。 宋 苏轼 《武昌西山》诗:“ 浪翁 醉处今尚在,石臼抔饮无樽罍。” 王文诰 辑注引 赵次公 曰:“ 浪翁 ,指言 元结 也。”参见“ 浪士 ”。...
切响的意思:重浊的字音。古人写诗讲究字音的轻重、清浊搭配得当,以求音节和谐。《宋书·谢灵运传论》:“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评诗》:“ 李虚己 初与 曾致尧 倡酬。 致尧 谓曰:‘子之诗虽工,而音韵犹哑。’ 虚己 初未悟,既而得 沉休文 所谓前有浮声,后须切响,遂精於格律。” 清 沉德潜 《说诗晬语》卷上:“美盛德之形容,故曰《颂》。其词浑浑尔,穆穆尔,不同《雅》音之切响也。”...
韶濩的意思:亦作“ 韶护 ”。亦作“ 韶頀 ”。 汤 乐名。《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见舞《韶濩》者。” 杜预 注:“ 殷汤 乐。” 孔颖达 疏:“以其防濩下民,故称濩也……韶亦绍也,言其能绍继 大禹 也。”一说, 舜 乐和 汤 乐。《文选·王屮〈头陀寺碑文〉》:“步中《雅》《颂》,骤合《韶》《护》。” 李善 注引 郑玄 曰:“《韶》, 舜 乐;《护》, 汤 乐也。”后亦以指庙堂、宫廷之乐,或泛指雅正的古乐。 汉 桓宽 《盐铁论·论菑》:“盖 越 人美蠃蚌而简太牢,鄙夫乐咋唶而怪韶濩。” 唐 元结 《欸乃曲》之三...
水乐的意思:指流泉所发出的悦耳声响。 唐 元结 《水乐说》:“ 元子 於山中尤所耽爱者有水乐。水乐是南磳之悬水,淙淙然,闻之多久,於耳尤便。” 宋 苏轼 《东阳水乐亭》诗:“流泉无絃石无窍,强名 水乐 人人笑。” 清 林佶 《游武夷登一览亭》诗:“捨舟轻身陟危磴,听彻水乐鸣溅溅。”...
研磨的意思:◎ 研磨 yánmó(1) [pestle; grind]∶用工具研成粉末(2) [abrade polish]∶用磨料摩擦器物使变得光洁...
云山的意思:(1).云和山。 南朝 梁 吴均 《同柳吴兴乌亭集送柳舍人》诗:“云山离晻曖,花雾共依霏。” 唐 王昌龄 《过华阴》诗:“云起 太华山 ,云山共明灭。” 宋 苏舜钦 《无锡惠山寺》诗:“云山相照翠会合,殿阁对起凉参差。”(2).高耸入云之山。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万里兮归路遐,疾风千里兮扬尘沙。” 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诗:“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既而 秋圃 揭换壁纸,又得数诗……又一首曰:‘咫尺楼窗夜见灯,云山似阻几千层。’”(...
自是的意思:◎ 自是 zìshì(1) [naturally;of course]∶自然是众人见他如此无礼,自是愤愤不平(2) [self-conceited]∶自以为是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3)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