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步至东村
宋 · 陆游
八月风吹粳稻香,九月荞熟天始霜。
男耕女馌常满野,宿麦覆块皆苍苍。
丰年比屋喜迎客,花底何曾酒杯迮。
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
男耕女馌常满野,宿麦覆块皆苍苍。
丰年比屋喜迎客,花底何曾酒杯迮。
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八月:农历八月。粳稻:一种黏性较大的稻米。
霜:初霜。
男耕:男人耕田。
女馌:女人送饭。
宿麦:过冬的麦子。
比屋:家家户户。
迮:狭窄,这里指饮酒少。
浩歌:大声唱歌。
东阡:东边的小路。
南陌:南边的田间小道。
翻译
八月的风带来了稻谷的香气,九月荞麦成熟,天空开始降下初霜。男人耕地女人送饭,田野上总是人头攒动,连去年的麦茬也覆盖着一层白霜。
丰收之年家家户户喜气洋洋迎接客人,花丛中哪里还顾得上小酌一杯呢。
家人只愿寻找那激昂的歌声,欢乐并不只在东边的小径,也在南边的田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初冬时节的景象。"八月风吹粳稻香"写出了秋季稻谷丰收的香气四溢,"九月荞熟天始霜"则点明了天气逐渐转凉,荞麦成熟。"男耕女馌常满野"展现了农忙时男女老少共同劳作的场景,"宿麦覆块皆苍苍"则描绘了连片的麦田覆盖着青霜,显示出秋收冬藏的宁静。
"丰年比屋喜迎客"表达了农民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他们热情好客,"花底何曾酒杯迮"暗示了乡间宴饮的欢乐气氛。最后两句"家人但觅浩歌声,不在东阡在南陌",强调了村民们在庆祝丰收时,更注重的是歌声与欢乐,而非特定的地方,体现了乡村生活的淳朴和人情的浓厚。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农村初冬时节的丰收景象和淳朴民风,富有生活气息和田园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