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出处:《次韵曾机宜题石桥》
宋 · 释德洪
公才受斧斤,鼻端有馀地。
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
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
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
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
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
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
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
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
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
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
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
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释德洪所作,名为《次韵曾机宜题石桥》。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文墨艺术的追求。
首句“公才受斧斤,鼻端有馀地”以比喻手法,将才华比作可以被雕琢的木头,意在表达诗人的才华横溢,有着无限可能。接着“一官游人间,穷达置度外”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的态度,不以官位高低论成败。
“著屐登名山,眺览吞眼界”表达了诗人对名山大川的向往,通过登山远眺,开阔视野,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倒倾蛟龙室,聊为翰墨戏”则展示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即使是在虚构的蛟龙之室中,也能尽情挥洒笔墨,享受创作的乐趣。
“搏取华藏海,几间日相对”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知识海洋的探索,如同在华藏海中遨游,每日都能有所收获。“石桥亦何有,万峰作阶陛”则以石桥为引,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奇峰峻岭的世界,台阶般的山峰象征着攀登的历程。
“平生冠世境,胜践得君辈”表达了诗人对与志同道合之人的相遇感到欣喜,共同体验世间最美好的风景。“坏壁题新诗,一洗俗眼眦”则是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融入诗歌之中,以此来净化世俗的偏见与狭隘。
最后,“我本个中人,久负未归债”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同,以及对未能完全实现自我价值的遗憾。“我自负名山,名山岂余弃”则以坚定的语气表明,尽管面临困境,但诗人依然坚守对名山大川的热爱与追求,不会轻易放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对理想境界不懈追求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