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垒山高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
出处:《薛涛坟》
明 · 徐熥
玉垒山高锦水流,黄泉何处觅青楼。
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
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
鉴赏
这首诗以薛涛坟为题材,通过玉垒山与锦江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哀婉而深沉的氛围。首句“玉垒山高锦水流”描绘了山与水的壮丽景象,玉垒山高耸入云,锦江水蜿蜒流淌,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预示着后文情感的转折。
“黄泉何处觅青楼”一句,将薛涛的墓地置于黄泉之下,与生前繁华的青楼形成强烈反差,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薛涛命运的同情。薛涛曾是唐代著名的才女,其青楼生活虽短暂却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今却只能在黄泉之下寻觅往日的繁华,这种对比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坟头种得桃千树,花落花开怨未休”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体现。薛涛坟头种满了桃树,春来花开,秋至花落,年复一年,花开花落之间,似乎蕴含着薛涛对生命的不舍与对过往岁月的无尽怀念。这里的“怨未休”不仅指桃树的自然生长与凋谢,更暗含了诗人对薛涛命运的深切同情和对她才华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遗憾。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巧妙地融入了对人物命运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