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饶州别周使君
唐末宋初 · 徐铉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道:主人。贤侯:贤良的主人。
南冠:古代囚犯的帽子,代指囚徒身份。
楚囚:楚地的囚犯,这里指被囚禁的人。
皖伯台:历史上的一个地点,可能指举行宴会的地方。
乔公亭:另一个地点,可能用于送别。
舣:停船靠岸。
四年:时间描述,指过去的四年。
身将老:身体逐渐衰老。
百郡:形容地域广大,此处泛指各地。
主:指君主或上级。
鄱阳湖:中国的一个大湖。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官员的服装。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泪交流:泪水不断流淌。
翻译
我正感激东道主的贤良款待,多么幸运能从南方的囚徒身份中解脱。在皖伯台前结束我们的离别宴会,在乔公亭下停船准备出发。
离开国家已经四年,身体逐渐衰老,各地征兵之事主上仍然忧虑。
即将前往鄱阳湖,身穿青衫的我面容憔悴,泪水止不住地流下。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诗人徐铉的作品,名为《移饶州别周使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命运的担忧。
“正怜东道感贤侯,何幸南冠脱楚囚。”这两句通过对贤能之人的怀念,抒发了自己因友情得以解脱困境的喜悦。这里的“东道”指的是东下的道路,即诗人将要离开的地方;“感贤侯”则是对贤能之人的怀念;“何幸”表达了一种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气;“南冠脱楚囚”则暗示了诗人曾经的困境和现在得以解脱的情形。
“皖伯台前收别宴,乔公亭下舣行舟。”这两句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皖伯台前”可能是指告别的地方;“收别宴”则表示了一场告别的宴席;“乔公亭下”可能是朋友相送的地方;“舣行舟”则是诗人即将乘船离去。
“四年去国身将老,百郡徵兵主尚忧。”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感受和对国家局势的担忧。“四年去国”指的是诗人离开家乡已经四年的时间;“身将老”则表现了时光飞逝、自己渐渐衰老的无奈感受;“百郡徵兵主尚忧”则反映了当时国家动荡不安,连年征战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诗人内心的忧虑。
“更向鄱阳湖上去,青衫憔悴泪交流。”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离开时的心情。“更向鄱阳湖上去”则是继续前进的方向;“青衫憔悴”形容心境的凄凉和忧愁;“泪交流”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不舍。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场景的描绘,抒发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的情怀,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历史沧桑感的送别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