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暮见莺
巧舌傍人何太苦,春光随水已难留。
心惊陌上谁家笛,梦破城南少妇楼。
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石宝的《春暮见莺》描绘了春天即将逝去时的景象,通过对莺啼的细腻描绘,传达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淡淡的哀愁。首句“百花开尽见莺流”写出了花儿凋零后,只有黄莺的歌声在流转,暗示了春天的消逝。次句“一啭能添数种愁”强调了莺鸣唤起诗人内心深处的多重愁绪。
“巧舌傍人何太苦”一句,以拟人的手法,形容莺鸟的啼声仿佛在诉说自己的辛劳,也暗示了诗人对时光易逝、人事无常的无奈。接下来,“春光随水已难留”进一步表达了对春光如流水般无法挽留的惋惜。
“心惊陌上谁家笛”描绘了听到远处笛声,诗人的心被触动,引发了更深的思绪,而“梦破城南少妇楼”则借梦境中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或回忆中的人的思念。
尾联“柳色万行听不断,莫牵诗思到扬州”以柳树的绵延不断象征着离愁别绪,告诫自己不要让这种伤感的情绪蔓延到对远方扬州的思念中,暗示了诗人试图自我排解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莺啼为线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春日将逝的敏感与哀愁,以及对人生的淡淡感伤。
词语解释
百花的意思:亦作“ 百华 ”。各种花。 北周 庾信 《忽见槟榔》诗:“緑房千子熟,紫穗百花开。” 唐 熊孺登 《祗役遇风谢湘中春色》诗:“应被百华撩乱笑,比来天地一閒人。” 宋 梅尧臣 《依韵和李密学会流杯亭》:“来从百花底,转向众宾前。” 郭小川 《投入火热的斗争》诗:“就连梦,都像百花盛开的旷野,那般清新。”...
不断的意思:◎ 不断 bùduàn(1) [continuous]∶保持或继续,常以没有停顿、没有终止和不间断的方式促进生产力的不断发展(2) [uninterrupted]∶没干扰或阻碍的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3) [continual]∶继续但时有停顿的他的不断出现,引起了我们的警惕(4) [unceasing]∶不绝,接连不断夏天这里洪水不断子孙满堂,万世不断...
春光的意思:[释义](名)春天的景致。 [构成]偏正式:春(光 [例句]春光无限好。(作主语)...
柳色的意思:(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前蜀 韦庄 《河传》词:“何处。烟雨。 隋 堤春暮,柳色葱蘢。”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2).指绿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梦破的意思:犹梦醒。 金 党怀英 《雪中》诗之一:“梦破窗明虚,开门雪迷空。萧然视四壁,还与嚮也同。” 明 文徵明 《寄顾横泾》诗:“相思相见知何地,梦破 秦淮 月满川。”...
破城的意思:攻破城邑。《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武安君 南挫彊 楚 ,北威 燕 赵 ,战胜攻取,破城堕邑,不知其数,臣之功不如也。”...
巧舌的意思:犹巧言。 唐 卢仝 《感古》诗之二:“昨日盈尺璧,今朝尽瑕弃。苍蝇点垂棘,巧舌成锦綺。”...
少妇的意思:...
诗思的意思:做诗的思路、情致。 唐 韦应物 《休暇日访王侍御不遇》诗:“怪来诗思清人骨,门对寒流雪满山。” 清 王夫之 《乍开梅》诗:“底事花魂多荏苒,逼人诗思在些些。”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弄堂生意古今谈》:“先只听得一片鼓钹和铁索声,我正想做‘超现实主义’的语录体诗,这么一来,诗思被闹跑了。”...
谁家的意思:(1).何家,哪一家。《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二·蒿里》:“蒿里谁家地,聚歛魂魄无贤愚。”《水浒传》第二八回:“ 武松 忍耐不住,按定盒子,问那人道:‘你是谁家伴当?怎地只顾将酒食来请我?’”《儒林外史》第二回:“ 王举人 道:‘去年在谁家作馆?’”(2).谁,何人。 唐 张鷟 《游仙窟》:“ 十娘 咏曰:‘眼心俱忆念,心眼共追寻;谁家解事眼,副着可怜心?’” 元 无名氏 《鸳鸯被》第二折:“他题的名姓儿别,语话儿差,空着我担个没来由牵掛,这不识羞的汉子你是谁家?” 孙犁 《澹定集·致铁凝信(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