览古四十二首(其三)
齐景恩一木,触槐有淫刑。
婧女告齐相,称说辩且正。
明朝拔槐令,婧妇脱因名。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览古四十二首》中的第三首。它通过四个历史典故,展现了四位古代君主对待臣子的不同态度和后果。
首句“秦穆饮盗马”引用了秦穆公的故事,他以礼待盗马之人,体现了他的宽容和仁德。接着,“楚庄忘绝缨”提到楚庄王在宴会上忘记摘下宾客的帽缨,象征着他的宽宏大度和不拘小节。
“齐景恩一木”讲的是齐景公因一棵树而施以严酷刑法,这反映了他可能的苛政和不辨是非。最后,“婧女告齐相,称说辩且正”则转至齐国相国被一个女子揭露真相,最终得以纠正冤案,女子因此得名。
整首诗通过对比,寓言般地表达了对公正与宽容的推崇,以及对暴政和偏见的批判。杨维桢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历史人物的鲜明性格,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道德教诲。
词语解释
称说的意思:陈述。《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 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説。”《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元年》:“及 汉 兵起,皆称将军,攻城略地,移书称説, 莽 闻之,始惧。”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而 陆氏 直称説煒曄以譎誑,何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汉 初善言治道,亦擅文章者,先有 陆贾 佐 高祖 ,每称説《诗》《书》。”...
盗马的意思:春秋 时, 秦穆公 出游,其右骖亡失, 穆公 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 穆公 不罪食马人,而赐其酒,以佐食。后 秦 晋 战于 韩原 , 晋 军围 穆公 乘,食马者三百馀人奋力救之,遂破 晋 军,虏 晋惠公 。事见《吕氏春秋·爱士》。后用为赏罪臣而终得其力的典实。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臣闻明主使臣,不废有罪。故奔北败军之将用, 秦 鲁 以成其功;絶缨盗马之臣赦, 楚 赵 以济其难。”按, 赵 氏之先与 秦 共祖,故亦称 秦 为 赵 。 唐 陈子昂 《座右铭》:“白珪玷可灭,黄...
明朝的意思:◎ 明朝 míngzhāo[tomorrow] 〈方〉∶明天...
淫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