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佛手岩至竹林寺
明 · 袁宏道
以手摩苍霞,终古搏秋碧。
掬取九江流,浇空洗云魄。
茫茫竹林人,斑花生古额。
坐断沧海烟,日月如穷客。
引领见长眉,及至化苔石。
一往号菁林,髭须如云白。
掬取九江流,浇空洗云魄。
茫茫竹林人,斑花生古额。
坐断沧海烟,日月如穷客。
引领见长眉,及至化苔石。
一往号菁林,髭须如云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佛手岩至竹林寺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思考。
首句“以手摩苍霞,终古搏秋碧”描绘了诗人触摸天空中那片苍茫的云霞,仿佛与天地间永恒的秋色进行了一次心灵的碰撞。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云霞和秋色赋予了生命,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深邃。
接着,“掬取九江流,浇空洗云魄”则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与探索。他似乎想要捕捉九江的流水,将其洒向天空,洗净云彩的灵魂。这种想象既浪漫又富有诗意,表达了诗人对纯净、自由生活的向往。
“茫茫竹林人,斑花生古额”描绘了一幅竹林深处,人迹罕至的画面。斑驳的阳光透过竹叶洒在古老的额头,营造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氛围。这里的“斑生”不仅指竹子上的斑点,也暗喻时间的痕迹,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转与生命的沧桑。
“坐断沧海烟,日月如穷客”则展示了诗人面对广阔大海时的豪迈与孤独。他仿佛坐在烟波浩渺的大海上,与日月为伴,却也如同过客一般,暗示着人生的短暂与无常。
最后,“引领见长眉,及至化苔石”描绘了诗人仰望天空,见到如同长眉一般的云彩,最终化为苔石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包括我们所追求的美好事物。
“一往号菁林,髭须如云白”则是对诗人年华老去的感慨。曾经的青春与活力如今已如云白的髭须,象征着岁月的无情与生命的轮回。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