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杂兴三首(其一)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白首青灯滞一乡,不将迟暮照韶光。
经风魏紫埋倾国,破晓离黄殒折杨。
老去功名随梦断,别来云水隔天长。
此生聚散何时了,定计归锄五亩荒。
经风魏紫埋倾国,破晓离黄殒折杨。
老去功名随梦断,别来云水隔天长。
此生聚散何时了,定计归锄五亩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者在乡村的生活境遇与内心情感。首句“白首青灯滞一乡”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主人公孤独的老年形象,青灯相伴,岁月静好,却又透露出一丝无奈与寂寞。接下来的“不将迟暮照韶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晚年的光辉无法照亮往日的青春岁月。
“经风魏紫埋倾国,破晓离黄殒折杨”两句运用了典故和比喻,魏紫、离黄分别指代美丽的花朵,通过风雨摧残、花落枝头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和生命的脆弱。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变迁,也暗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不可控。
“老去功名随梦断,别来云水隔天长”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功名利禄与世事的变幻联系起来,暗示了追求与失落、相聚与离别的深刻哲理。老去之时,曾经的梦想与追求似乎都化为了泡影,而与亲朋好友的分离,更是让心灵之间产生了难以逾越的距离。
最后,“此生聚散何时了,定计归锄五亩荒”表达了对生命中聚散离合的无奈与渴望安定的心愿。诗人似乎在思考如何在余生中找到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无论是耕作五亩荒地,还是寻找内心的平静,都寄托了对简单生活与内心和谐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年生活、自然景观、个人情感与社会变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宋末元初文人情怀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