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读素问十六首(其七)赏析

读素问十六首(其七)

宋末元初 · 方回
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
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
美石能发瘨,芳草能发狂。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

注释

窭人:贫困的人。
冒杀气:冒着危险的气息。
感寒:受寒冷影响。
多两伤:更加受伤。
贵者:富贵之人。
不其然:不会如此。
所患:忧虑的事。
高粱:指奢侈的生活。
美石:美丽的石头。
发瘨:引发疾病。
芳草:芳香的草木。
发狂:使人疯狂。
喜怒:喜怒情绪。
中节:有节制。
邂逅:意外。
身亦亡:丧命。

翻译

贫困的人冒着危险的气息,寒冷使他们更加受伤。
富贵之人不会如此,他们的忧虑源自于奢华的生活。
美丽的石头能引发疾病,芳香的草木能使人疯狂。
情绪失控没有节制,意外之下也可能丧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社会现象,通过对比和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问题的深刻洞察。"窭人冒杀气,感寒多两伤"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底层民众在困苦中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他们的生活环境恶劣,不仅身体受损,精神上也备受摧残。"贵者不其然,所患由高粱"则是对比之句,指出富贵之人与普通民众的境遇迥异,他们的疾病源自于过度的奢侈和不适的饮食习惯。这两句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阶层矛盾。

"美石能发瘨,芳草能发狂"则是通过对自然事物的观察,隐喻人在不同环境中会产生不同的情感和行为反应。美丽的玉石可能引起贪婪之心,而鲜花绿草也许会激发出某种狂热或迷失。这里诗人巧妙地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性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

"喜怒不中节,邂逅身亦亡"一句,则是对过度情绪波动的警示。在古代哲学中,"中节"指的是适度、平衡的情绪状态。而诗人这里告诫人们,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的喜怒哀乐,使之过度,不仅影响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导致个人的毁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探讨了社会问题、人性复杂性以及情绪管理的重要性。诗人以其深刻的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表现,传达出对世事的理解和警世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