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净明长老睡庵赏析

净明长老睡庵

宋 · 王灼
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
以睡作佛事,复名所住庵。
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
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

拼音版原文

āshīshuìsānmèiyǒubǎocán

shuìzuòshìmíngzuòzhùān

mèngjuéběnyuèxíngyǐngzàitán

xiàoxiézūnzhěèrzhèngtóngcān

注释

阿师:指修行者。
三昧:佛教术语,指深入专注的心境。
饱叶蚕:比喻修行者心无杂念,如蚕食叶般专注。
佛事:佛教中的修行活动。
所住庵:修行者的住所,通常指寺庙或静修的小屋。
梦觉:梦中醒来。
月行:比喻时间的流逝。
潭:这里可能指水潭,也可能象征内心深处。
胁尊者:佛教中的一个角色,可能指修行者中的某位前辈。
二子:指阿师和胁尊者。
同参:一同修行,共同参悟。

翻译

阿师沉入深度禅定,犹如吃饱叶片的蚕。
他用睡眠来做佛事,他的居所也被命名为庵。
梦醒并无选择,月亮移动,影子映在潭中。
别嘲笑胁尊者,他们两人正在同样的修行道路中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净明的僧人在庵中沉浸于深睡之中的景象。"阿师睡三昧,有如饱叶蚕",形象地表达了净明长老进入一种类似于禅定状态的深度睡眠,其安详自若如同吃饱后安然休息的蚕虫。"以睡作佛事,复名所住庵"则透露出这位僧人将自己的居所命名为“睡庵”,暗示他可能认为沉思冥想和睡眠同样重要,是一种精神修行的方式。

诗中接着写道:"梦觉本何择,月行影在潭",表达了净明长老对现实与梦境、觉醒与入睡的态度,他似乎并不介意这些状态之间的区别。在夜深人静之时,只有月光照映在水潭之中,这是一个宁静而超然的场景。

最后两句"勿笑胁尊者,二子正同参",诗人提醒我们不要轻视那些看似平凡但其实内心世界丰富的人物。"二子"可能指的是净明长老周围的两位弟子,他们正与师父一样地投入到精神修行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净明长老睡眠状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内在平静的心灵态度。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禅宗对“心即是道”的强调,以及对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能达到修行境界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