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散儒堂作(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花开知客至,鸟喜识春来。
扫径留红叶,横琴在绿苔。
寓言师大易,沉饮见狂才。
收拾风前泪,文章任草莱。
扫径留红叶,横琴在绿苔。
寓言师大易,沉饮见狂才。
收拾风前泪,文章任草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诗人独坐散儒堂中,以自然之景为伴,抒发内心情感的独特场景。首联“花开知客至,鸟喜识春来”,以花开与鸟鸣象征春天的到来,同时也暗示着访客的光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充满生机的氛围。接着,“扫径留红叶,横琴在绿苔”两句,通过清扫小径并留下红叶,以及横置琴于绿苔之上,展现了诗人对环境的精心布置和对自然美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寓言师大易,沉饮见狂才”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精神世界。通过引用《周易》中的寓言故事,表明他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沉饮见狂才”则可能是在借酒浇愁,或是以狂放不羁的态度表达内心的激荡与思考。最后,“收拾风前泪,文章任草莱”表达了诗人面对外界风雨时的坚韧与自我安慰,同时暗示其创作不受拘束,自由奔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自我情感的深刻洞察与独特理解,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墨客的风骨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