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啄木二首(其二)赏析

啄木二首(其二)

宋 · 梅尧臣
食蠹非嫌蠹,声来古木高。
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

注释

食蠹:比喻人甘愿受苦或陷入某种困境。
非嫌:不觉得厌恶或排斥。
声来:声音传来。
古木:古老的树木,象征历史或岁月。
琵琶:古代弦乐器。
弄:演奏。
写入:融入。
相思槽:比喻思念之情的寄托或表达。

翻译

蛀虫并不嫌弃做蛀虫,它的声音来自古老的树木顶端。
是谁在弹奏琵琶,将这情感融入相思的曲调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啄木二首(其二)》。诗中,诗人以啄木鸟为题材,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啄木鸟在古木间觅食的情景。"食蠹非嫌蠹"一句,寓意啄木鸟并不嫌弃树中的蛀虫,反而视为食物,展现了它们的生存本能。"声来古木高"则描绘了啄木鸟鸣叫的声音穿透古木,显得格外清脆高亢。

接下来的"谁将琵琶弄,写入相思槽"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啄木鸟的啄木声比喻为琵琶的弹奏,赋予了自然景象以艺术情感,暗示了诗人将自己的相思之情寄托在这独特的鸟鸣声中。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巧妙,富有深意,借啄木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