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吴子长入京赏析

送吴子长入京

宋末元初 · 陆文圭
乙亥江城守宵遁,连营锦帐排锋刃。
丁男释耒儿女啼,朱门一夕黄金尽。
我时拥卒护乡井,纻袍白马君来省。
石床试剑人血腥,地炉传酒牛炙冷。
手挥谈麈看落月,平明索饭出门别。
虎林山头却寄书,一字不问家何如。
乾坤风雨旦复旦,家家升平吃饱饭。
君才筦库久繁剧,我老诗书更忧患。
肯将出处问猿鹤,自觉高低笑鹏鴳。
浩荡炎风扇区野,斜日征鞍古榆下。
功名不复念远道,富贵自觉颜色好。
俯仰畴昔予何言,梅雨敲窗湿诗草。

注释

乙亥:干支纪年。
江城:江边之城。
宵遁:夜晚逃离。
连营:连续的军营。
锦帐:华丽的军帐。
锋刃:刀剑锋利。
丁男:成年男子。
释耒:放下农具。
啼:哭泣。
朱门:豪门。
黄金尽:财富耗尽。
拥卒:率领士兵。
乡井:家乡。
纻袍白马:穿着麻布衣骑白马。
石床试剑:在石床上试剑。
人血腥:血腥味浓烈。
地炉:火炉。
牛炙:烤牛肉。
冷:变凉。
谈麈:拂尘。
落月:落下的月亮。
索饭:讨饭。
虎林山:某座山。
寄书:写信。
一字不问:一句不提。
乾坤:天地。
风雨旦复旦:早晚风雨不断。
家家:每家每户。
升平:太平。
饱饭:吃饱饭。
筦库:管理仓库。
繁剧:繁重。
诗书:读书。
出处:出仕或隐退。
猿鹤:比喻隐士。
鹏鴳:比喻追求高位的人。
炎风:炎热的风。
区野:广阔的田野。
征鞍:征途中的马鞍。
古榆:古老的榆树。
远道:遥远的路途。
颜色好:容颜焕发。
畴昔:过去。
予何言:我能说什么。
梅雨:江南初夏的连绵雨。
诗草:诗稿。

翻译

乙亥年江城守备夜晚逃离,军营中锦帐排列刀剑锋芒。
壮丁放下农具孩童哭泣,豪门一夜之间黄金耗尽。
那时我率兵保卫家乡,穿着麻布衣白马君来访。
石床上试剑血腥四溢,围着火炉传酒牛肉已冷。
手握麈尾观赏落月,天亮告别出门寻早饭。
在虎林山头寄信回家,一字未提家中如何。
世事如晨昏风雨不断,百姓安宁饱餐温饱。
你长期管理仓库事务繁重,我老矣只忧虑诗书。
不再询问出处是何选择,自嘲高处低处皆笑看。
广袤热风吹过田野,夕阳下征马停在老榆树下。
功名不再向往远方,富贵中自感容颜美好。
回首往昔我无多言,梅雨敲打窗户打湿诗稿。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文圭的《送吴子长入京》,描绘了乙亥年江城战乱中,守城者仓皇撤退的情景。首句“乙亥江城守宵遁”写出了紧张的战事和夜晚的逃离。接下来通过“连营锦帐排锋刃”、“丁男释耒儿女啼”展现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富户一夜之间财富尽失。

诗人自己则坚守乡土,“我时拥卒护乡井”,身穿麻布袍,骑白马迎接友人吴子长的到来。他们共饮寒酒,谈论国事,直至月落。“手挥谈麈看落月”形象生动。黎明时分,诗人送别好友,心中挂念但并不询问家中的情况,表现出豁达与深沉。

诗中“虎林山头却寄书”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尽管世事动荡,但希望家家户户都能在风雨之后恢复安宁,温饱度日。“功名不复念远道,富贵自觉颜色好”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的态度,认为真正的幸福在于内心的满足和平静。

最后,诗人感慨过去,梅雨季节敲打着窗户,触动了他的诗兴。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战乱的残酷,也有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出处的淡然态度。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