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杭州卢录事山亭赏析

杭州卢录事山亭

唐 · 朱庆馀
山色满公署,到来诗景饶。
解衣临曲榭,隔竹见红蕉。
清漏焚香夕,轻岚视事朝。
静中看锁印,高处见迎潮。
曳履庭芜近,当身树叶飘。
傍城馀菊在,步入一仙瓢。

拼音版原文

shānmǎngōngshǔdàoláishījǐngráo
jiělínxièzhújiànhóngjiāo

qīnglòufénxiāngqīnglánshìshìcháo
jìngzhōngkànsuǒyìngāochùjiànyíngcháo

tíngjìndāngshēnshùpiāo
bàngchéngzàixiānpiáo

注释

山色:山的颜色。
满:充满。
公署:官署。
到来:到达。
诗景:如诗般的景色。
解衣:脱下衣服。
临:靠近。
曲榭:弯曲的水榭。
隔竹:隔着竹林。
红蕉:红色芭蕉。
清漏:漏壶(古代计时器)。
焚香:点燃香炉。
视事:处理公务。
朝:早晨。
锁印:印章。
迎潮:迎接潮水。
曳履:拖着鞋子。
庭芜:庭院杂草。
傍城:靠近城墙。
馀菊:剩余的菊花。
仙瓢:仙人的葫芦瓢。

翻译

山色弥漫于官署内外,美景如诗般丰富。
脱下官服,来到弯曲的水榭边,隔着竹林可见红色芭蕉。
夜晚,点燃香炉,欣赏着清澈的漏壶时光;早晨,轻雾缭绕,处理政务。
静坐时观察印章,高处能望见潮水涌动。
拖着鞋子走在接近庭院杂草的地方,身边树叶随风飘落。
靠近城墙的地方还有未凋零的菊花,我仿佛步入了一个仙人的葫芦瓢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展示了诗人在杭州卢录事山亭的所见所感。从“山色满公署”开始,便设定了一种隐逸于山林之中的场景。接着,“到来诗景饶”则表明诗人对于这片景色的欣赏和享受,充满了诗意与情趣。

“解衣临曲榭”,诗人在曲折的廊桥旁解开衣服,可能是在夏日纳凉,也许是为了更悠然地观赏周围的风光。紧接着,“隔竹见红蕉”则展现了一种通过竹林间隙窥视到的红色芭蕉花,这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感受,同时也突出了景中之景,层次分明。

“清漏焚香夕”,夜晚时分,水钟的声音清晰可闻,室内燃烧着香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轻岚视事朝”则是在清晨望向远方的山岚,似乎在思索世间之事,但又不失一份淡定。

“静中看锁印”,诗人在寂静中观察着自然界的印记或是某种图案,这可能象征着对宇宙规律的思考。“高处见迎潮”则是在高处远眺,看到潮汐渐渐涌来,表现了空间的广阔和时间的流转。

“曳履庭芜近”,诗人在庭院中漫步,脚步拖沓,周围是荒废未经修剪的野草,这种情景给人一种闲适自得之感。“当身树叶飘”则是在身体周围,落叶纷纷,这又是一幅秋天的图画。

“傍城馀菊在”,诗中提到了城边的菊花,可能是指杭州卢家庄的某个地点。最后,“步入一仙瓢”则是在踏进了一个如仙境般的地方,这里的“瓢”字或许象征着一种清净而神秘的空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林间的隐逸生活和内心世界。其语言优美,意境幽深,是一首难得的好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