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侍宴瑶泉殿诗赏析

侍宴瑶泉殿诗

南北朝 · 江总
水亭通枍诣,石路接堂皇。
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
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
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

拼音版原文

shuǐtíngtōng

shíjiētánghuáng

huāshícǎi

zhúběnxíng

quèjīngshǔ

chánzàohánliáng

yánjīn殿diàn

fèngyáochíshāng

注释

水亭:建在水边的亭子。
通:通往。
枍诣:深远的样子,这里指小径深远。
石路:用石头铺成的小路。
堂皇:宏伟的厅堂。
野花:野生的花朵。
不识采:未经人采摘。
旅竹:旅途中的竹子,代指竹林。
本无行:本来就没有排列成行,形容自然生长。
雀惊:小鸟受惊。
疑欲曙:好像天快要亮了,形容时间早或环境清冷。
蝉噪:蝉的叫声。
似含凉:声音中似乎带着凉意。
何言:谁会说,怎能想象。
金殿:皇宫,豪华的宫殿。
侧:旁边。
亟:频繁,多次。
奉:举行,进行。
瑶池觞:瑶池边的宴饮,瑶池为神话中西王母的居所,这里比喻高级的宴会。

翻译

通往水亭的小径曲径通幽,石头小路连接着宏大的厅堂。
野外的花朵未经采摘,旅途中的竹林也未曾成行。
小鸟受惊仿佛天要破晓,蝉鸣声中似乎带着一丝凉意。
谁会想到在皇宫的旁边,频繁地在此地举行瑶池盛宴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仙境生活,充满了对自然之美和神仙世界憧憬的色彩。开篇“水亭通枅诣,石路接堂皇”两句,通过对水亭与石路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庄严的氛围,给人以超脱尘世的感觉。

接着,“野花不识采,旅竹本无行”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物无需人为选择和安排的态度,体现了一种顺应自然的生活哲学。这里的“野花”和“旅竹”,都是自然界中生长的植物,没有经过人工栽培,但却自有其美,反映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尊重。

第三句“雀惊疑欲曙,蝉噪似含凉”通过描写早晨鸟儿的惊飞和蝉虫的鸣叫,传达了一种清晨的宁静与生机,时间似乎在这里停滞,给人以一种超脱世俗纷扰的宁静感受。

最后,“何言金殿侧,亟奉瑶池觞”两句,则是对仙界宴会的一种描绘。诗中提到的“金殿”,象征着一个高贵而又神秘的地方;“亟奉瑶池觞”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那样的宴席的急切期盼,似乎在邀请读者共同体验那种超凡脱俗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