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白业庵
明 · 区怀瑞
门迎上沧水,檐挂老香云。
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
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
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
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庵观景象。首句“门迎上沧水”,以“沧水”象征深远、清幽之境,暗示庵观所在之地远离尘嚣,环境清雅。次句“檐挂老香云”,通过“老香云”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庵观周围弥漫的香气,更赋予了空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观的静谧与神秘。蒲供,即蒲团,常用于佛教仪式,此处借指庵观内修行的场景;“重林隐梵文”则暗示庵观四周树木繁茂,梵文(佛教经典)在林间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充满宗教氛围的意境。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描绘了庵观内外的和谐共生。客人们在寻找鸥鹭的踪迹,而僧人们则与鹿麋为伴,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庵观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点明主旨,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庵观内外依然保持着各自的宁静与秩序,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界限清晰,各自遵循着不同的道路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庵观的静美与超脱世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