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谏议之滇南(其四)
兴到纵横裁郢曲,和鸣莫靳寄渔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佘翔所作的《送郑谏议之滇南(其四)》中的第四句。诗中,诗人以武昌的明月为背景,描绘了郑谏议即将启程前往滇南的情景。"轺"指古代使臣乘坐的轻便马车,"暂停轺"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短暂留恋。接着,诗人想象郑谏议将要跨越兰津十二桥,桥名寓意着旅程的艰辛与漫长。
"兴到纵横裁郢曲"一句,"兴到"指的是灵感突发,"纵横"形容才思横溢,"郢曲"则是楚地的乐曲,这里象征高雅的艺术表达。诗人鼓励郑谏议在路途中随性创作,以艺术来排遣旅途的寂寞。
最后,"和鸣莫靳寄渔樵","和鸣"意为共鸣,"靳"是吝惜的意思,"渔樵"泛指民间百姓。诗人希望郑谏议能将他的才华和情感分享给沿途的渔夫樵子,这既是对他们的尊重,也是对友情的延伸。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含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艺术传播的期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词语解释
昌明的意思:◎ 昌明 chāngmíng[well-developed;flourishing;thriving] 政治、文化方面兴旺发达科技昌明,经济繁荣...
和鸣的意思:(1).互相应和而鸣。《诗·周颂·有瞽》:“喤喤厥声,肃雝和鸣。” 唐 元稹 《雉媒》诗:“和鸣忽相召,鼓翅遥相瞩。”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为衣服》:“鶼鶼,叹和鸣未久,分飞荏苒。” 鲁迅 《野草·失掉的好地狱》:“鬼魂们的叫唤无不低微,然有秩序,与火焰的怒吼,油的沸腾,钢叉的震颤相和鸣,造成醉心的大乐。”(2).《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初, 懿氏 卜妻 敬仲 。其妻占之,曰:‘吉。是谓“凤皇于飞,和鸣鏘鏘”。’” 杨伯峻 注:“此二语盖言其夫妻必能和好。”后以“和鸣”比喻夫妻和睦。 唐 白居易...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十二的意思:(1).十分之二。《史记·高祖本纪》:“地方二千里,持戟百万,县隔千里之外, 齐 得十二焉。” 裴骃 集解引 苏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礼·地官·载师》:“凡任地……甸稍县都,皆无过十二。” 贾公彦 疏:“皆无过十二者……皆无过十而税二。”《汉书·贡禹传》:“商贾求利,东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岁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税。” 颜师古 注:“若有万钱为贾,则获二千之利。”(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齐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参见“...
停轺的意思:停车。 唐 宋之问 《度大庾岭》诗:“度 岭 方辞国,停軺一望家。”...
郢曲的意思:战国 楚 宋玉 《对楚王问》:“客有歌于 郢中 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而和者数人而已。”后以“郢曲”泛指乐曲。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 蜀 琴抽《白雪》, 郢 曲发《阳春》。” 唐 元稹 《赋得春雪映早梅》诗:“ 郢 曲琴空奏, 羌 音笛自哀。” 明 李东阳 《孙司徒馈雪酒》诗:“ 晋 书光忆贫时映, 郢 曲歌传醉后声。” 清 周弘 《己未二月二日...
渔樵的意思:(1).打鱼砍柴。 唐 高适 《封丘县》诗:“我本渔樵 孟诸 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宋 苏轼 《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於 江 渚之上,侣鱼鰕而友麋鹿。”(2).渔人和樵夫。 唐 王维 《桃源行》:“平明閭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宋 范成大 《携家石湖赏拒霜》诗:“渔樵引入新花坞,儿女扶登小锦城。” 清 顾光旭 《弓插》诗:“隔水断渔樵,横斜坏木桥。” 鲁迅 《南腔北调集·听说梦》:“至于另有些梦为隐士,梦为渔樵,和本相全不相同的名人,其实也只是豫感饭碗之脆,而却思将吃饭范围扩大起来。...
暂停的意思:◎ 暂停 zàntíng[suspend]停止一段时间暂停出版一种杂志...
纵横的意思:◎ 纵横 zònghéng(1) [in length and breadth;lengthwise and sidewise;vertically and horizontally]∶竖和横互相交错 众壑纵横。——《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犹有曲挺纵横者。刀戟纵横。——《广东军务记》(2) [with great ease;freely]∶奔放自如笔意纵横(3) [move about freely;overrun]∶奔驰无阻纵横四海(4) [unbridled;unscr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