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蔡博士挽诗(其二)
宋 · 项安世
天子昔好武,儒臣皆讳文。
谁能有胜具,不肯建奇勋。
半世观行己,千年劝事君。
底须登大耋,金印负前闻。
谁能有胜具,不肯建奇勋。
半世观行己,千年劝事君。
底须登大耋,金印负前闻。
注释
天子:古代最高统治者,皇帝。讳文:避讳谈论文学,指当时崇尚武力的文化氛围。
胜具:制胜的策略或方法。
奇勋:卓越的功绩。
观行:观察和实践行为。
劝事君:劝告君主处理政务。
大耋:指年老,古称八九十岁的老人为耋。
金印:古代象征权力的玉玺或金印。
负前闻:名闻天下,流传后世。
翻译
从前的天子喜好武力,文臣们都回避谈论文学。没有人能拥有真正的胜利策略,都不愿意建立非凡的功勋。
半生的经历让我观察人事,千年历史告诉我如何劝诫君王。
究竟要活到多大年纪,才能名留青史,手握金印,声名远扬。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所作的《武学蔡博士挽诗(其二)》。诗中批评了古代某些天子过于崇尚武力,导致儒臣们都不敢直言提倡文治。诗人认为,如果有人具备卓越才能,应当勇于建功立业,而不应因畏惧而沉默。他强调,蔡博士一生观察人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遗憾的是未能在有生之年看到文治的复兴。最后,诗人感慨,蔡博士未能活到高龄,未能亲眼见证他的智慧和学问得到应有的认可,这是一大憾事,暗示了对蔡博士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的惋惜。整首诗寓含了对历史现象的反思和对人才未能得到充分施展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