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二)赏析

和廖守岳阳楼韵三首(其二)

宋 · 王炎
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
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
长吟不减白蘋句,坐啸能分黄屋忧。
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

注释

蛟螭:神话中的龙蛇类生物,这里形容旗帜华丽。
旗尾:旗帜的末端。
楼头:楼阁的顶部。
偃仰:随意躺卧或坐起。
胡床:古代一种轻便的坐具。
汇泽:江河汇集形成的湖泊。
清秋:秋季的清爽。
白蘋句:可能指代优美的诗句,白蘋是植物名,此处借代。
黄屋:古代皇帝的居所,象征皇权。
千里目:极目远望。
呜轧:号角声。
楚帆:楚地的船只。

翻译

蛟螭旗尾装饰楼头,胡床斜倚守护全州。
江水广阔如三江汇聚成湖泊,六月劲风中仍有清爽的秋天。
长久吟咏不逊于白蘋洲的诗篇,静坐啸歌能分担帝王忧虑。
凭栏远眺可达千里视野,号角声中楚地船只归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在边防要塞的场景。"蛟螭旗尾拥楼头,偃仰胡床护一州"两句,形象地展现了将军麾下兵马严阵以待,旗帜飘扬于楼头,胡床(即战时用的简易卧具)横陈,以示守卫之坚决。"水阔三江成汇泽,风高六月有清秋"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边塞的辽阔与深秋的萧瑟感。

诗人在"长吟不减白蘋句,坐啸能分黄屋忧"中,用历史上的高士白蘋和自己的境遇相比,表明自己虽然身处边疆,但心境依然超脱,不受外界干扰。"凭槛可穷千里目,角声呜轧楚帆收"两句,更是表现了诗人站在城楼之上,眼观千里,以军中角声来唤起远方的船帆,这些细节都充分展示了边塞将士的豪情与警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展现了边防生活的艰苦与孤独,以及军中之人的坚守与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