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送京判张文洲致政还松赏析

送京判张文洲致政还松

明 · 孙承恩
季鹰高致众称贤,此日莼鲈味正鲜。
世事无期谁尽得,浮荣勘破祇须怜。
筇扶花径寻诗去,帘捲山斋看雨眠。
老我挂冠何日是,送君南望独凄然。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名为《送京判张文洲致政还松》。诗中描绘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向往与感慨,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刻理解。

首联“季鹰高致众称贤,此日莼鲈味正鲜”以晋代名士张翰(字季鹰)的故事为引,表达了对友人归隐生活的赞美和羡慕之情。张翰因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而辞官归隐,这里的“莼鲈味正鲜”既指食物的美味,也暗喻归隐生活的清雅与满足。

颔联“世事无期谁尽得,浮荣勘破祇须怜”则揭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功名利禄虚幻本质的深刻洞察。世事变幻莫测,真正能把握住的寥寥无几,那些表面上的荣耀与成功,最终不过是过眼云烟,值得同情与反思。

颈联“筇扶花径寻诗去,帘捲山斋看雨眠”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画面:友人在归隐后,手持竹杖在花间漫步寻找灵感,夜晚则在山斋内卷起窗帘,静观窗外雨景入眠。这不仅展现了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诗意,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状态的向往。

尾联“老我挂冠何日是,送君南望独凄然”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未能及时归隐的遗憾与无奈,同时在送别友人的场景中流露出一丝孤独与感伤。诗人通过这一联,将个人的情感与对友人的不舍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深沉。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友人归隐生活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世事无常、人生选择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友情与离别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