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史伯鱼读书堂赏析

史伯鱼读书堂

宋 · 史浩
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
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
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
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
譬如沈痾痊,安用千金方。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题为《史伯鱼读书堂》,通过描绘对读书堂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读书之乐与人生追求的深刻理解。

首句“我来嗟许晚,已失读书堂”表达了诗人因未能早些来到此地而感到遗憾,读书堂已成为过去,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机会错过的感慨。接着,“遗址烟焰馀,草木犹辉光”描绘了读书堂旧址的景象,虽已荒废,但草木依然生机勃勃,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永恒存在。

“乃知子史子,揭名意何长”则转而赞美那些以历史和学问为名的人,揭示了他们名字背后的深远意义。接下来的“书册本可好,履践斯为良”强调了书籍的价值,以及亲自实践的重要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痴绝蠹万卷,未若陶食忘”中的“痴绝”表达了对沉迷于书籍的痴迷,但紧接着的转折“未若陶食忘”则暗示了诗人认为沉浸在书籍中不如享受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更为重要。

“苟得是中趣,高可云外翔”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乐趣的追求,认为这种乐趣可以让人超越世俗,达到更高的境界。“政不守萤雪,汩汩勤朱黄”则批评了过于执着于苦读,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最后,“譬如沈痾痊,安用千金方”以疾病比喻人生困境,指出真正的解药并非外在的财富或权势,而是内心的平和与智慧。整首诗通过对读书堂的回忆,探讨了读书的意义、人生的追求以及内心的平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