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赦后闽宪书怀
海接蕃夷争入贡,地连吴越拟同风。
治厅阶峻榕阴绿,䘙戟门深荔子红。
但硕五刑浑措了,黎民随处乐时雍。
注释
重开:重新开设。宪府:古代官署,指管理法律和政务的地方。
八闽:古称福建为八闽之地。
皇化:皇帝的教化。
万里通:形容教化广泛传播。
蕃夷:古代对外国或非汉族的称呼。
入贡:向朝廷进献礼物表示臣服。
拟同风:比拟风俗相近。
治厅:治理厅堂。
阶峻:台阶高。
榕阴绿:榕树下的阴凉绿色。
䘙戟门:古代官署的门,有威严之意。
荔子红:荔枝成熟的红色。
但硕:只求。
五刑:古代的五种主要刑罚。
浑措了:全部废除。
黎民:百姓。
乐时雍:欢乐和平的时代。
翻译
重新开设宪府于福建之地,皇朝教化普及万里通畅。海疆连接着外邦异族争相前来进贡,土地连通吴越之地,风俗相似。
治理厅堂台阶高耸,榕树阴凉一片翠绿,戟门深邃,荔枝树上果实红艳。
刑法宽大,全面废除,百姓在任何地方都能享受安宁和谐的时光。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谢肃的《大赦后闽宪书怀》描绘了福建地区在大赦之后呈现出的繁荣景象和政治清明。首句“重开宪府八闽中”表达了新任官员开启政务的庄重与重要性,宪府即指地方司法行政机构,八闽则指福建地区。接下来的“皇化流行万里通”强调了皇恩浩荡,法律普及全国,各地积极响应。
“海接蕃夷争入贡”展现了福建地理位置的优势,海疆广阔,吸引了外邦前来进贡,象征着国家威望和外交的活跃。“地连吴越拟同风”进一步描述了福建与邻近的吴越地区文化交融,风俗相近,和睦共处。
“治厅阶峻榕阴绿,䘙戟门深荔子红”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如高大的台阶、繁茂的榕树和鲜艳的荔枝,渲染出宪府内外的宁静与生机,体现了地方治理的有序和富饶。
最后两句“但硕五刑浑措了,黎民随处乐时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百姓安居乐业的理想状态的向往,认为宽严适度的法律使得犯罪减少,人民生活安定,处处洋溢着盛世的欢乐气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大赦后福建地区的繁荣景象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寓含了作者对于公正治理和百姓福祉的深深关怀。
词语解释
八闽的意思:福建省 的别称。 福建 古为 闽 地。 宋 时始分为八个府、州、军, 元 代分为 福州 、 兴化 、 建宁 、 延平 、 汀州 、 邵武 、 泉州 、 漳州 八路, 明 代改八路为八府, 清 仍之,因有 八闽 之称。 明 何景明 《题黄车驾画竹》诗:“ 八闽 高士 黄司马 ,平生好文兼爱画。” 清 黄遵宪 《送女弟》诗:“过江入 八闽 ,展转来海滨。” 袁鹰 《闽海情怀》:“有生以来,还没有机会到过 福建 ,却对 八闽 景物怀有很深的感情。”...
蕃夷的意思:旧时中原人对外族或异国人的统称。蕃,通“ 番 ”。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四》:“每元朔朝会,禁军御杖宿於殿庭……文武缨佩,蕃夷酋长皆序列。” 明 唐顺之 《重修泾县儒学记》:“ 汉 兴,立博士,置辟雍……蕃夷武卒,莫不受经。”...
化流的意思:德化传布。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大成若缺篇》:“则天之心,顺地之意,政举化流,如日之光。”《汉书·谷永传》:“无敖戏骄恣之过,则左右肃艾,羣僚仰法,化流四方。”《后汉书·和帝纪》:“元首不明,化流无良,政失於民,讁见於天。”《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十九年》:“ 吐蕃 聋昧顽嚚,久叛新服,因其有请,赐以《诗》《书》,庶使之渐陶声教,化流无外。”...
皇化的意思:皇帝的德政和教化。《南史·何尚之传》:“屡诛大臣,有亏皇化。” 唐 李白 《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诗:“七叶运皇化,千龄光本支。”《旧五代史·唐书·明宗纪八》:“洎纂鸿图,每敷皇化。”...
戟门的意思:(1).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棘门,以戟为门。”后指立戟之门。《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 行密 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以 梁纘 不尽节於 高 氏,为 秦 毕 用,斩於戟门之外。” 胡三省 注:“ 唐 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 河南 、 太原 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
黎民的意思:[释义](名)〈书〉百姓,民众。 [构成]偏正式:黎(民 [例句]安抚黎民。(作宾语)...
荔子的意思:荔枝树的果实。 唐 韩愈 《柳州罗池庙碑》:“荔子丹兮蕉黄,杂肴蔬兮进侯堂。” 宋 苏轼 《与吴秀才书》:“又致酒麵、海物、荔子等。僕岂以口腹之故千里劳人哉!” 清 金农 《咏频婆果》之二:“翻恨 炎州 鲜荔子,秪目风露不同生。”...
流行的意思:[释义](1) (形)传播很广。流行歌曲。(作定语) (2) (动)盛行。 [构成]并列式:流+行 [同义]风行、盛行[同音]流刑...
闽中的意思:古郡名。 秦 置。治所在 冶县 (今 福州 市)。辖境相当今 福建省 和 浙江省 宁海 及其以南的 灵江 、 瓯江 、 飞云江 流域。 秦 末废。后以“闽中”指 福建 一带。 南朝 宋 谢灵运 《还旧园作见颜范二中书》诗:“ 闽中 安可处,日夜念归旋。”《南史·到溉传》:“余衣本百结, 闽中 徒入蚕。假令金如粟,詎使廉夫贪。”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先是 闽中 郭圣僕 有二妾,一曰 李陀那 ,一曰 朱玉耶 。”...
入贡的意思:(1).向朝廷进献财物土产。《周礼·秋官·小行人》:“令诸侯春入贡,秋献功,王亲受之,各以籍礼之。”《汉书·匈奴传上》:“﹝ 武王 ﹞放逐戎夷 涇 洛 之北,以时入贡,名曰荒服。” 宋 苏轼 《论高丽买书利害札子》之一:“臣伏见 高丽 人使,每一次入贡,朝廷及 淮 浙 两路赐予餽送燕劳之费,约十餘万贯,而修饰亭舘,骚动行市,调发人船之费不在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五·荷兰刀剑》:“ 康熙 六年, 荷兰国 入贡,其贡物有劒八枚。”(2).谓贡士入京参加会试。贡士,指乡贡考试合格者。 唐 ...
时雍的意思:亦作“ 时邕 ”。亦作“ 时雝 ”。亦作“ 时廱 ”。1.犹和熙。《书·尧典》:“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於变时雍。” 孔 传:“时,是;雍,和也。”《隶释·汉张平子碑》:“出相 河间 ,则黎民时雝。”《隶释·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於天时廱。” 三国 魏 曹植 《求通亲亲表》:“至於欲使陛下崇光被时雍之美,宣缉熙章明之德者,是臣慺慺之诚,窃所独守。” 清 王又旦 《古鼎篇》:“忆昔神庙称时雍,斯器原出 蓬莱宫 。”(2).指时世太平。《晋书·张协传》:“六合时雍,巍巍荡荡。”《文选·张协<七命>》作...
随处的意思:[释义](副)不拘什么地方,到处。 [构成]偏正式:随(处 [例句]新的教师住宅楼随处可见。(作状语)[同义]随地...
同风的意思:(1).格调、风格相同。 汉 班固 《两都赋序》:“而后大 汉 之文章,炳焉与三代同风。” 三国 魏 曹植 《与杨德祖书》:“以 孔璋 之才,不闲於辞赋,而多自谓能与 司马长卿 同风。” 唐 刘知几 《史通·鉴识》:“然此二书,虽互有修短,递闻得失,而大抵同风,可为连类。”(2).谓同受天子之教化。《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 明 屠隆 《綵毫记·为国荐贤》:“九重临化日,万国喜同风。”...
吴越的意思:(1). 春秋 吴国 与 越国 的并称。《国语·吴语》:“不修 方城 之内,踰诸夏而图东国,三岁於 沮 汾 以服 吴 越 。”(2). 吴 越 两国时相攻伐,积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敌。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当初指望做夫妻,谁知变成 吴 越 。” 元 关汉卿 《碧玉箫》曲:“休谎説,不索寻 吴 越 。喒,负心的教天灭。”《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我与你恩爱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将讎报,反成 吴 越 ?”(3).指 春秋 吴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带)。 三国 ...
五刑的意思:◎ 五刑 wǔxíng[the five chief forms of punishment in ancient China] 我国古代的五种刑罚,通常指墨、劓、宫、大辟,也指笞、杖、徒、流、死...
宪府的意思:御史台。 唐 杜甫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屡乘驄。” 仇兆鳌 注:“御史所居之署, 汉 谓之御史府,亦谓宪臺。”《旧唐书·杨收传》:“俄而 假 自 浙西 观察判官入为监察御史, 收 亦自 四川 入为监察。兄弟并居宪府,特为新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洪君畴》:“臣职在宪府,不惟不能奉承大臣风旨,亦不敢奉承陛下风旨。” 清 黄景仁 《百字令·宿王介子先生斋头话旧》词:“ 荆州 初识,记霜清宪府,天寒 梦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