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日抱扶桑跃,天横碣石来。
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郑生至自泰山二首(其二)》。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泰山的雄伟景象。"俯首无齐鲁"一句,形象地写出站在泰山之巅,俯瞰齐鲁大地,显得无比渺小,显示出泰山的高大。"东瞻海似杯"则进一步描绘出大海在远方如杯中之水,与泰山相对比,更显山势之峻峭。
"斗然一峰上"中的"斗然"形容陡然升起,生动描绘了泰山拔地而起的壮观景象。"不信万山开"则表达了诗人对泰山之高的惊叹,认为即使万千山峦,也无法与之相比。“日抱扶桑跃”运用神话传说,写太阳仿佛被泰山拥抱,从东方升起,增添了神秘感。"天横碣石来"则以碣石入海的景象,衬托泰山之高,仿佛连天空也被它压低。
最后两句"君看秦始后,仍有汉皇台",诗人借秦始皇和汉皇台的历史典故,说明尽管历经朝代更迭,但泰山的雄伟依旧,历久弥新,寓意着泰山的永恒与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泰山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词语解释
不信的意思:(1).不相信。《书·汤誓》:“尔无不信,朕不食言。” 孔颖达 疏:“汝无得不信我语。” 宋 曾巩 《南湖行》之一:“生长江湖乐卑湿,不信中州天气和。” 元 关汉卿 《救风尘》第二折:“不信好人言,必有悽惶事。”(2).不诚实;不信实。《诗·小雅·苍伯》:“慎尔言也,谓尔不信。”《史记·穰侯列传》:“夫 三晋 之相与也, 秦 之深讎也。百相背也,百相欺也,不为不信,不为无行。”(3).犹言难道。《水浒传》第六回:“胡説!这等一个大去处,不信没斋粮?”...
斗然的意思:(1).陡峭貌。斗,通“ 陡 ”。 明 李梦阳 《泰山》诗:“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2).突然。 清 褚人穫 《扫地诗》:“斗然狂飈起,埃圿散復攒。” 清 袁枚 《新齐谐·误尝粪》:“忽一客 张 姓者斗然倒地,口吐白沫,噤不能声。” 茅盾 《色盲》三:“他的猫脸上斗然透出一股‘大不以为然’的气味来。”...
俯首的意思:低头向下看或弯腰行礼,表示恭敬、顺从或屈服。...
扶桑的意思:◎ 扶桑 fúsāng(1) [red hibiscus]∶亦名朱槿,锦葵科植物。花冠大型,是著名观赏植物(2) [a kind of tree] 神话中的树木名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山海经·海外东经》。 郭璞注:“扶桑,木也。” 郝懿行笺疏:“扶当为榑。《说文》云:“榑桑,神木,日所出也。”(3) 后用来称东方极远处或太阳出来的地方扶桑开朝晕,此高台端。——《文选·陆士衡·乐府·日出东南隅行》行乎东极之外,经扶桑之中林。—...
汉皇的意思:(1). 汉 朝皇帝。《晋书·皇甫谧传》:“ 医和 显术於 秦 晋 , 仓公 发祕於 汉 皇。” 唐 李白 《古风》之四三:“ 周穆 八荒意, 汉 皇万乘尊。”(2).借指 唐 朝皇帝。 唐 白居易 《长恨歌》:“ 汉 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碣石的意思:(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
天横的意思:古星名。即天潢。《汉书·天文志》:“王梁策马,车骑满野。旁有八星,絶汉,曰天横。”参见“ 天潢 ”。...
有汉的意思:指 汉 代。有,助词。 汉 韦孟 《讽谏》诗:“於赫 有汉 ,四方是征。”《后汉书·东夷传赞》:“ 嬴 末纷乱, 燕 人违难,杂华浇本,遂通 有汉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爰至 有汉 ,运接燔书, 高祖 尚武,戏儒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