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若拙碧线泉
宋 · 葛胜仲
掉缭穿桥一线过,济南金色漫浮波。
共疑园客春投茧,直恐针神夜过河。
贯脱已遗交甫佩,缕飞如掷幼舆梭。
晚风披拂俄中断,拆袜虽长苦不多。
共疑园客春投茧,直恐针神夜过河。
贯脱已遗交甫佩,缕飞如掷幼舆梭。
晚风披拂俄中断,拆袜虽长苦不多。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碧线泉的奇妙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泉水流动的动态美。首句“掉缭穿桥一线过”,生动地描绘了泉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穿过桥梁,如同一条细线般轻盈飘逸。接着,“济南金色漫浮波”一句,运用色彩对比,将济南的金黄与泉水的波光粼粼相映成趣,营造出一幅温暖而生动的画面。
“共疑园客春投茧,直恐针神夜过河”两句,运用典故,将泉水与古代传说中的园客和针神联系起来,赋予了泉水神秘而富有诗意的色彩。园客与春茧的结合,暗示了泉水的生机与活力;针神过河,则仿佛泉水在夜晚的静谧中悄然流动,充满了想象的空间。
“贯脱已遗交甫佩,缕飞如掷幼舆梭”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泉水流动的形态,将之比作古代服饰上的佩饰和织布工具,形象地展示了泉水的流畅与细腻。这里的“贯脱”、“交甫佩”、“幼舆梭”都是古代文化中的元素,通过这些意象,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
最后,“晚风披拂俄中断,拆袜虽长苦不多”两句,以晚风的吹拂作为转折,暗示了泉水流动的短暂与有限。晚风的突然停止,仿佛是大自然对这股泉水的眷恋与不舍,而“拆袜虽长苦不多”则以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对泉水的赞美与珍惜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碧线泉流动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对生命、时间以及文化传承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