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春时(其一)
番风过也,云涯怅望,金勒不成归。
重楼春恨,孤负蝶约莺期。
蛮笺倦写,清琴罢抚,谁见忆人时。
词语解释
不成的意思:[释义](助)用在句子末了,同副词“莫非”、“难道”配合,表示反问或推测。难道你要考考我~? [构成]偏正式:不〔成...
怅望的意思:惆怅地看望或想望。 南朝 齐 谢朓 《新亭渚别范零陵》诗:“停驂我悵望,輟棹子夷犹。” 唐 杜甫 《咏怀古迹》之二:“悵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元 萨都剌 《满江红·金陵怀古》词:“六代繁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悵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西游记》第五十回:“却説 唐僧 坐在圈子里,等待多时,不见 行者 回来,欠身悵望道:‘这猴子往那里化斋去了?’” 郭沫若 《北伐途次》二九:“在那高坡上立着怅望的时候,有一群 日本 的新闻记者也走了来,其中有几个是我在 汉口 认识的。”...
春恨的意思:犹春愁,春怨。 唐 杨炯 《梅花落》诗:“行人断消息,春恨几徘徊。” 前蜀 韦庄 《庭前桃》诗:“ 五陵 公子饶春恨,莫引香风上酒楼。” 元 黄庚 《闺情效香奁体》诗之一:“金鸭烟销一字香,满怀春恨强梳妆。”...
孤负的意思:(1).违背;对不住。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 陵 心。” 唐 韩愈 《感春》诗:“孤负平生志,已矣知何奈。” 宋 刘过 《临江仙》词:“青眼已伤前遇少,白头孤负知音。” 明 方孝孺 《与郑叔虔书》:“但媿学术荒陋,无所建明,孤负期待,以损知人之哲。”(2).谓徒然错过。 宋 黄机 《水龙吟》词:“恨荼蘼吹尽,樱桃过了,便只恁成孤负。” 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一折:“他怎肯孤负子这艷阳三月天。”《红楼梦》第三八回:“秋光荏苒休孤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金勒的意思:(1).金饰的带嚼口的马络头。 南朝 陈 祖孙登 《紫骝马》诗:“飞尘暗金勒,落泪洒银鞍。” 唐 白居易 《洛桥寒食日作十韵》:“连钱嚼金勒,凿落写银罌。”《水浒传》第一○一回:“金勒马嘶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2).借指坐骑。 唐 韩翃 《送田仓曹汴州觐省》诗:“玉杯分湛露,金勒借追风。” 宋 梅尧臣 谢绛 《希深本约游西溪信马不觉行过据鞍联句》:“无由驻金勒,林表日光低。” 清 陆嵩 《新年作》诗:“开遍枝头桃李花,暂扶残醉停金勒。”(3).借指骑马的人。《白雪遗音·马头调·饯别》:...
柳绵的意思:亦作“ 柳棉 ”。柳絮。 唐 李商隐 《临发崇让宅紫薇》诗:“桃綬含情依露井,柳绵相忆隔 章臺 。” 宋 苏轼 《蝶恋花》词:“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元 钱霖 《清江引》曲:“蛛丝掛柳棉,燕嘴粘花片,啼鶯一声春去远。” 清 朱彝尊 《临江仙》词:“菜甲齐开更敛,柳緜欲起还沉。”...
蛮笺的意思:亦作“ 蛮牋 ”。 唐 时高丽纸的别称。亦指 蜀 地所产名贵的彩色笺纸。 唐 陆龟蒙 《酬袭美夏首病愈见招次韵》:“雨多青合是垣衣,一幅蛮牋夜款扉。” 宋 辛弃疾 《贺新郎》词:“十样蛮牋纹错綺,粲珠璣。” 清 徐芳 《柳夫人小传》:“每宗伯( 钱谦益 )句就,遣鬟矜示 柳 ,击鉢之顷,蛮笺已至,风追电躡,未尝肯地步让。” 姚锡钧 《和了公和》:“分付几园老居士,蛮牋同擘酒家楼。”参阅 宋 顾文荐 《负暄杂录·纸》、 元 费著 《笺纸谱》。...
人时的意思:指有关耕获的时令节气。亦指历法。《书·尧典》:“乃命 羲和 ,钦若昊天,厤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蔡沉 集传:“人时,谓耕穫之候,凡民事早晚之所关也。”《史记·五帝本纪》引作“民时”。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吹玉律而部人时,阳动阴静。”...
苔茵的意思:青苔满布如茵席。 唐 顾况 《送友失意南归》诗:“邻荒收酒幔,屋古布苔茵。” 明 顾大典 《青衫记·乐天赏花》:“秋花点点浥露芬,绕碧砌苔茵,菊散丛金莲坠粉,喜寒葩似带餘春。”...
莺期的意思:亦作“鸎期”。见“ 鶯期燕约 ”。...
云涯的意思:(1).与云相接之处;高远之处。 唐 卢照邻 《和王奭<秋夜有所思>》:“丹唇间玉齿,妙响入云涯。” 唐 王勃 《饯韦兵曹》诗:“亭皋分远望,延想间云涯。” 唐 赵嘏 《送剡客》诗:“若到 天台 洞阳观 , 葛洪 丹井在云涯。”(2).曲折的河岸。 唐 陆龟蒙 《和袭美<虎丘寺西小溪闲泛>》之一:“云涯一里千万曲,直是渔翁行也迷。”...
重楼的意思:(1).层楼。《荀子·赋》:“志爱公利,重楼疏堂。” 南朝 梁 何逊 《登禅冈寺望和虞记室》:“北窗北溱道,重楼雾中出。” 宋 苏轼 《永安宫》诗:“不见重楼好,谁知昔日尊。” 清 钮琇 《觚賸续编·于家琵琶》:“ 晋 府初经兵燹,虽重楼叠阁,而栋折垣頽。” 鲁迅 《集外集·悼丁君》:“如磐夜气压重楼,剪柳春风导九秋。”(2).道教语。喉咙的别名。《黄庭内景经·黄庭》“重堂焕焕明八威” 梁丘子 注:“重堂,喉咙名也。一曰重楼。”《封神演义》第四七回:“道人取一粒丹,用手捻开,口撬开,将药灌下十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