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江一棹赏析

秋江一棹

明 · 吴俨
万里长江一镜平,空林落叶战秋声。
孤舟不畏归来晚,已见沙头候火明。

鉴赏

这首《秋江一棹》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长江之上行舟的宁静画面。

首句“万里长江一镜平”,以“万里”形容长江之长,“一镜平”则描绘出长江水面如镜般的平静,展现出一种辽阔而宁静的景象。这一句通过视觉和比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广阔的自然空间之中。

次句“空林落叶战秋声”,转而描写岸边的景象。秋天的树林在风中摇曳,落叶纷飞,与远处长江的平静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秋日特有的萧瑟氛围。“战秋声”一词生动地表现了风吹过树叶时发出的声响,仿佛是自然界的一场无声的战斗。

第三句“孤舟不畏归来晚”,点出了行舟的主题。尽管天色已晚,但孤舟依然勇敢地航行在长江之上,不惧归途的漫长与艰难。这不仅展现了行舟者的坚韧与决心,也暗示了他们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最后一句“已见沙头候火明”,描绘了行舟即将靠岸的情景。在沙洲的尽头,一缕灯火已经亮起,预示着安全与温暖的归宿即将到来。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温馨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思考着行舟者与灯火之间的情感联系。

整体而言,《秋江一棹》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秋季长江的壮美与宁静,以及行舟者面对自然挑战时的坚韧与希望,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佳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