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南翔寺简胜仲殊
井邑人非双鹤去,江乡日落一舟过。
夜坛暖足无玄兔,晓室听经有白鹅。
问讯东林蜜殊老,中边之味近如何。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袁华的《过南翔寺简胜仲殊》描绘了诗人游历南翔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齐公昔建阿兰若”暗示了寺庙的历史渊源,可能指的是齐公(齐己)曾在此地建造的禅修场所。次句“唐刻今存窣堵坡”则强调了寺内古迹的保存,如唐代的石刻依然可见。
接下来,“井邑人非双鹤去,江乡日落一舟过”通过描绘日常景象,表达了寺中的宁静与孤独,只有江上孤舟和过往行人,增添了寂寥之意。夜晚,“夜坛暖足无玄兔”,暗指月光下僧人打坐的场景,而“晓室听经有白鹅”则以白鹅报晓的意象,衬托出清晨诵经的宁静气氛。
最后两句“问讯东林蜜殊老,中边之味近如何”,诗人向寺中的住持胜仲殊问候,并询问佛法修行的深浅,表达了对佛法修行境界的探询以及对禅宗风味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翔寺的风貌,融入了历史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生活的敬仰和对佛法的思考。
词语解释
阿兰的意思:见“ 阿兰若 ”。...
东林的意思:(1).东边的树林或竹林。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一:“孤云出北山,宿鸟惊东林。” 唐 杜甫 《舍弟占归草堂检校卿示此诗》:“东林竹影薄,腊月更须栽。”(2).指 庐山 东林寺 。 唐 张乔 《送僧鸾归蜀宁亲》诗:“高名彻西国,旧跡寄 东林 。” 宋 王禹偁 《寄杭州西湖昭庆寺华社主省常上人》诗:“任夸西掖吟红药,何似 东林 种白莲。”亦泛指僧寺。 唐 司空曙 《闲园即事寄暕公》诗:“欲就东林寄一身,尚怜儿女未成人。”参见“ 东林寺 ”。(3).指 明 末东林党。 清 侯方域 《太...
江乡的意思:多江河的地方。多指 江 南水乡。 唐 孟浩然 《晚春卧病寄张八》诗:“念我生平好,江乡远从政。”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杂志一》:“展 海子 直抵西城 中山王 冢,悉为稻田,引 新河 水注之,清波瀰漫数里,颇类江乡矣。”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乍暖风烟满江乡,花裡行厨携着玉缸。”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兰橈鼓动,旌旗荡漾,颇有江乡竞渡之意。”...
井邑的意思:(1).城镇;乡村。语本《周礼·地官·小司徒》:“九夫为井,四井为邑。” 晋 陆云 《答张士然》诗:“脩路无穷迹,井邑自相循。” 唐 杜甫 《题忠州龙兴寺所居院壁》诗:“ 忠州 三峡内,井邑聚云根。”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贡采山川竭,徵输井邑虚。”(2).市井。 唐 王维 《初出济州别城中故人》诗:“閭阎河润上,井邑海云深。” 陈贻焮 注:“井邑,即市井。”《新五代史·南平世家》:“ 荆南 节度十州,当 唐 之末,为诸道所侵, 季兴 ( 高季兴 )始至, 江陵 一城而已,兵火之后,井邑凋...
兰若的意思:◎ 兰若 lánruò[temple] 寺庙,即梵语“阿兰若”的省称兰若山高处,烟霞障几重。——杜甫《谒真谛寺禅师》...
蜜殊的意思:宋 苏轼 对僧 仲殊 的戏称。 宋 苏轼 《赠诗僧道通》诗:“雄豪而妙苦而腴,祇有 琴聪 与 蜜殊 。”自注:“ 安州 僧 仲殊 ,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絶人远甚。 殊 辟穀,常啖蜜。”...
日落的意思:◎ 日落 rìluò[sunset] 太阳西沉...
如何的意思:[释义](代)怎么,怎么样。 [构成]动宾式:如|何 [例句]近况如何?|此事如何办理?(作状语)...
问讯的意思:[释义](1) (动)问。 (2) (动)问侯。 [构成]并列式:问+讯 [例句]问讯犯人。(作谓语)...
玄兔的意思:指月亮。《文选·谢庄<月赋>》:“引玄兔於帝臺,集素娥於后庭。” 李周翰 注:“玄兔,月也。月中有兔象,故以名焉。” 唐 白行简 《新月误惊鱼赋》:“桂影西南,尽迷玄兔;与波上下,难晦紫鳞。” 宁调元 《八月十五夜漫书一律》:“玉宇琼楼最高处,一天霾雾拨难开。祇怜玄兔千年冷,不见灵槎八月来。”...
邑人的意思:◎ 邑人 yìrén[townspeople] 同邑的人率妻子邑人。——晋· 陶渊明《桃花源记》邑人奇之。——宋· 王安石《伤仲永》?谒于邑人。邑人以为荣。——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阿兰若的意思:梵语的音译。意译为寂静处或空闲处。原为比丘洁身修行之处,后亦用以称一般佛寺。 宋 王安石 《草堂怀古》诗:“ 周顒 宅入阿兰若, 娄约 身归窣堵波。” 明 李贽 《初往招隐堂堂在谢公墩下》诗之二:“尽日阿兰若,吾生事若何!” 清 郝懿行 《证俗文·梵语》:“梵言阿兰若, 汉 言精舍也。译曰无諍也,或曰空静处也。” 明 王世贞 《游匡庐不能从南康道入取瀑布石梁之胜志叹》诗:“阿兰地寂寂,篮笋天茫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