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池塘生春草
唐 · 陈陶
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
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
注释
谢公:指谢灵运,南朝时期著名诗人。遗咏:遗留的诗篇或吟咏之处。
池水:池塘中的水。
通津:相连的水道或渡口。
古往:古代以来。
人何在:人们如今都不在了。
年来:每年。
草自春:草木自然生长,春天来临。
色宜:颜色适合。
波际绿:水边的绿色。
香异:香气独特。
雨中新:雨后的清新。
今日:现在。
青青意:青翠的景象。
空悲:徒然感到悲伤。
行路人:过路的人。
翻译
谢公曾经吟咏的地方,池塘水道两旁相接。古时的人们已经不在,只有年复一年草木自生春意。
水面的颜色适宜于波光粼粼的绿色,香气在雨后显得特别清新。
如今这里青翠依旧,却只能让过路人为此感到悲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池塘边的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历史变迁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谢公遗咏处,池水夹通津"一句,设置了场景:在古代名相谢安(东晋时期)曾经吟咏之地,一片池塘水域与远方的小路交汇。接下来的"古往人何在,年来草自春"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代和人物的追思,感叹时光易逝,旧日英雄如今无迹可寻,只有春天的野草依旧生长。
"色宜波际绿,香异雨中新"写出了池塘边春草的鲜活之美,其颜色在水波间显得尤为浓郁,而经过春雨洗礼后的气息,更添几分清新。最后两句"今日青青意,空悲行路人"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面对眼前的繁盛景象,不禁感到一阵惆怅,对过往的辉煌与现实中的孤独旅人都感到无尽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春日池塘边的生机勃勃,反衬出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是一首融合了自然美景描写和深刻哲理思考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