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吕梁夜过王水部赏析

吕梁夜过王水部

明 · 林大春
朝望吕梁山,暮泊吕梁上。
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
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
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
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
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
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
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
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
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
今古倘不殊,幽期在昭旷。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经过吕梁山时的所见所感,以吕梁山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对历史、哲学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

首句“朝望吕梁山”,点明了观察的时间和地点,吕梁山的雄伟景象在清晨的阳光下展现在眼前。接着“暮泊吕梁上”,描述了诗人傍晚时分停泊在吕梁山旁的情景,与早晨的景象形成对比,暗示了一天时间的流转。

“疏凿见神功,辟开由天创”两句,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吕梁山的形成仿佛是天地间的一次伟大创造。接下来,“十月寒雨来,声带秋涛壮”描绘了深秋时节,寒雨连绵,山中涛声壮阔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气势。

“涛声尽东走,石势皆北向”进一步描绘了山川的动态美,涛声向东奔腾,岩石的姿态指向北方,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随后,“参差虎豹蹲,喷薄蛟龙藏”运用比喻手法,将山石形态比作蹲伏的虎豹和潜藏的蛟龙,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山石的威严与神秘。

“夷险互倚伏,阴晴倏千状”则表达了自然界中变化无常的特点,既有平坦之地,也有险峻之处,天气也瞬息万变。诗人通过这一系列的描绘,展现了吕梁山的壮丽与复杂。

“恍如浮太空,坐泛星河长”两句,诗人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乘坐着星河航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宇宙奥秘的向往。

“寂莫旅魂惊,狂澜思欲障”则转而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面对汹涌的波涛,诗人感到自己的渺小,思绪万千。

“因怀王子猷,清夜遥相访”引用了古代文人王子猷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怀念。诗人希望在宁静的夜晚,能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会。

“一息览乾坤,千年谈霸王”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认为短暂的一生可以领略宇宙的广阔,谈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

“雄文陋雕刻,同心叹凋丧”表达了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认为真正的艺术价值在于精神层面的共鸣,而非物质形式的雕琢。同时,诗人对人才凋零表示了遗憾。

“凭轩忽涕流,大禹功谁尚”表达了对先贤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问题的忧虑。

最后,“愿学仲尼观,敢事庄生放”表达了诗人希望自己能够像孔子一样深入观察世界,同时又敢于像庄子一样自由放飞心灵。诗人对未来充满期待,希望古今之间能够有所相通,寻找心灵的慰藉。

整首诗通过对吕梁山自然景观的描绘,融合了对历史、哲学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