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高阳台赏析

高阳台

近现代 · 黄侃
深巷饧箫,连村社鼓,禊游节物天涯。
南国旌旗,未妨春到人家。
崇桃积李看难倦,又轻飔吹绽桐花。
问几人曲水浮觞,新水煎茶。
韶光在处都堪赏,况红楼翠幕,紫陌钿车。
怎得双鸳,相携细履平沙。
流莺劝酒休辞醉,更徘徊淡日残霞。
醉归来,插帽繁枝,一任横斜。

词语解释

残霞的意思:残馀的晚霞。 南朝 梁 何逊 《夕望江桥》诗:“夕鸟已西度,残霞亦半销。” 宋 沉与求 《石壁寺山房即事》诗之二:“画桥依约垂柳外,映带残霞一抹红。” 明 王贵一 《李三十六拙隐草堂》诗:“春柳移阴入,残霞带雨来。” 刘半农 《教我如何不想她》诗:“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翠幕的意思:(1).翠色的帷幕。 晋 潘岳 《藉田赋》:“青坛蔚其岳立兮,翠幕黕以云布。” 宋 柳永 《望海潮》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元 本 高明 《琵琶记·报告戏情》:“秋灯明翠幕,夜案览芸编。”(2).比喻苍翠浓荫的林木。 南朝 梁简文帝 《和藉田》:“地广重畦浄,林芳翠幕悬。” 唐 苏颋 《奉和恩赐乐游园宴应制》:“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通。”《文汇报》1986.6.17:“略过了翠幕烟霞的 杭州 ,且舍下曲水流觞的 绍兴 ,休道行色匆匆,只为归心如箭。”...

村社的意思:(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

繁枝的意思:(1).繁茂的树枝。 晋 傅玄 《秋胡》诗:“素手寻繁枝,落叶不盈筐。” 宋 晏殊 《采桑子》词:“无端一夜狂风雨,暗落繁枝。” 艾青 《太阳》诗:“它以难遮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2).指繁杂的枝条。 明 陈子龙 《杂诗》之二:“劲翮有遐举,直木无繁枝。”...

浮觞的意思:(1).古人每逢三月上旬的巳日在环曲的水渠旁集会,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称“浮觴”。 汉 孔臧 《杨柳赋》:“流川浮觴,殽核纷杂。” 宋 苏辙 《平溪堂》诗:“盥手从今休汲井,浮觴取意便临流。”参见“ 浮杯 ”。(2).指饮酒。 三国 魏 吴质 《在元城与魏太子笺》:“虽 虞卿 适 赵 , 平原 入 秦 ,受赠千金,浮觴旬日,无以过也。”...

归来的意思:◎ 归来 guīlái[return] 返回原来的地方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宋· 张俞《蚕妇》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唐· 杜甫《兵车行》...

红楼的意思:(1).红色的楼。泛指华美的楼房。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 长乐坊 安国寺 红楼, 睿宗 在藩时舞榭。” 宋 史达祖 《双双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长生殿·偷曲》:“人散曲终红楼静,半墙残月摇花影。”(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 宋 王庭珪 《点绛唇》词:“花外红楼,当时青鬢颜如玉。”(3).犹青楼。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当时红楼中有某校书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

积李的意思:谓李树结实繁盛。 元 袁桷 《次韵夏明道红梅》:“崇桃积李行飞翻,固此贞容莫旌别。” 明 吴宽 《清明谒陵值雨留昌平学舍》诗:“崇桃积李诗家景,緑野青山画障情。”...

煎茶的意思:烹茶。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饮茶》:“自 邹 、 齐 、 沧 、 棣 ,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 五代 孟贯 《赠栖隐洞潭先生》诗:“石泉春酿酒,松火夜煎茶。”...

节物的意思:(1).作为;行事。《吕氏春秋·士容》:“今日君民而欲服海外,节物甚高而细利弗赖。” 高诱 注:“节物,事也。行事甚高,细小之利不恃赖之也。”(2).各个季节的风物景色。 晋 陆机 《拟明月何皎皎》诗:“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 宋 苏舜钦 《秋夕怀南中故人》诗:“向夕依阑念昔游,萧条节物更他州。” 清 吴伟业 《矾清湖》诗:“生还爱节物,高会逢茱萸。” 沉尹默 《五月五日》诗:“节物忺人角黍香,榴花到眼益清狂。”(3).应节的物品。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 靖康 初,京师织帛及妇人首...

旌旗的意思:◎ 旌旗 jīngqí[banners and flags] 旗帜旌旗裂。——《资治通鉴·唐纪》上建旌旗。——《资治通鉴》钟鼓旌旗。——宋· 苏轼《教战守》遍地旌旗。——《广东军务记》旌旗蔽日...

连村的意思:(1).一村又一村。《魏书·卢昶传》:“至使通原遥畛,田芜罕耘;连村接閈,蚕飢莫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四》:“山之西麓,则连村倚曲,民居聚焉。”(2).满村,遍村。 唐 李洞 《乱后龙州送郑郎中兼寄郑侍御》诗:“县清江入峡,楼静雪连村。” 宋 范成大 《江安道中》诗:“穠緑连村荔子丹,瘴云将雨暗前湾。” 明 陈献章 《东亭奉别宪副陶公》诗:“父老连村拥画航,东亭西日引杯长。”...

流莺的意思:亦作“ 流鸎 ”。即莺。流,谓其鸣声婉转。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会圃临东风》:“舞春雪,襍流鶯。” 宋 晏殊 《酒泉子》词:“春色初来,徧拆红芳千万树,流鸎粉蝶鬭翻飞。” 明 谢谠 《四喜记·冰壶重会》:“春昼日迟迟,朝罢身无事,流鶯百囀度高枝,不觉添诗思。” 清 龚自珍 《高阳台》词:“问春人,知否园亭,啼徧流鶯。”...

南国的意思:[释义](名)〈书〉指我国的南部。 [构成]偏正式:南(国...

徘徊的意思:◎ 徘徊 páihuái(1) [hang about;pace up and down]∶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他在街上徘徊(2) [hesitate]∶比喻犹豫不决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明· 马中锡《中山狼传》(3) [teeter on]∶危险常顾经常在崩溃的边缘徘徊...

平沙的意思:(1).指广阔的沙原。 南朝 梁 何逊 《慈姥矶》诗:“野雁平沙合,连山远雾浮。” 唐 张仲素 《塞下曲》:“朔雪飘飘开 雁门 ,平沙歷乱转蓬根。”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平沙细浪欲尽,陡起忽千寻。”(2).含沙量一般的沙地。对“轻沙”、“重沙”而言。《清史稿·食货志一》:“ 河南 沙荒地三万三千餘顷。可垦者分三等:曰轻沙,曰平沙,曰重沙。”...

轻飔的意思:微风。 宋 朱熹 《秋暑》诗:“疏树含轻颸,时禽囀幽语。” 明 唐顺之 《雁训》:“濯泠波以修容,颺轻颸而整仪。” 清 朱载震 《建兰》诗:“轻颸昼回芳,清泉晚宜瀹。”...

曲水的意思:古代风俗,于农历三月上巳日(上旬的巳日, 魏 晋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就水滨宴饮,认为可祓除不祥,后人因引水环曲成渠,流觞取饮,相与为乐,称为曲水。 晋 王羲之 《兰亭集序》:“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诗:“曲水流觴日,倡优醉度旬。” 清 魏源 《岱麓诸谷诗·岱谷陪尾山源》:“人间曲水觴,竟忘仙鬼宅。”参见“ 上巳 ”。参阅 宋 黄朝英 《靖康缃素杂记·曲水》。...

劝酒的意思:◎ 劝酒 quànjiǔ[urge sb. to drink(at a banquet)] [在酒席上] 劝人喝酒...

人家的意思:[释义](1) (代)指自已或某人以外的人;别人。人家都不怕;就你怕。(作主语) (2) (代)指某个人或某些人;意思跟‘他’相近。你把东西快给人家送回去吧。(作宾语) (3) (代)指‘我’(有亲热或俏皮的意味)。原来是你呀;差点没把人家吓死。(作宾语) [构成]附加式 [反义]自己...

韶光的意思:[释义](1) (名)〈书〉美丽的春光。 (2) (名)〈书〉比喻美好的青年时代。 [构成]并列式:韶+光...

社鼓的意思:(1).旧时社日祭神所鸣奏的鼓乐。 宋 陆游 《秋社》诗:“雨餘残日照庭槐,社鼓鼕鼕赛庙回。” 元 刘因 《鹊桥仙·喜雨》词:“不妨分我一豚蹄,更试听清秋社鼓。” 明 叶宪祖 《鸾鎞记·挫权》:“傍路游鑣初罢,有村歌相应,社鼓轻挝。”(2).指社庙内敲的鼓。 清 方文 《元霄月邢氏诸子观灯月下》诗:“星灯原上聚,社鼓月中鸣。”...

深巷的意思:很长的巷道。 晋 陶潜 《归园田居》诗之二:“狗吠深巷中,鷄鸣桑树颠。” 宋 陆游 《临安春雨初霁》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双鸳的意思:(1).一对鸳鸯。常用以比喻夫妻。 北周 庾信 《彭城公夫人尒朱氏墓志铭》:“偃松千古,无寡鹤之悲;文梓百寻,还见双鸳之集。” 倪璠 注引《列异传》:“ 宋康王 埋 韩冯 夫妇,宿昔文梓生,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声音感人。” 宋 高观国 《玉楼春》词:“棹沉云去情千里,愁压双鸳飞不起。”(2).指女子的一双绣鞋。 宋 吴文英 《风入松》词:“惆悵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宋 李演 《醉桃源》词:“双鸳初放步云轻,香帘蒸未晴。”...

饧箫的意思:卖饴糖人所吹的箫。语本《诗·周颂·有瞽》:“簫管备举。” 郑玄 笺:“簫,编小竹管,如今卖餳者所吹也。” 孔颖达 疏:“其时卖餳之人吹簫以自表也。” 宋 汤恢 《倦寻芳》词:“餳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清 龚自珍 《冬月小病寄家书作》诗:“餳簫咽穷卷,沉沉止復吹。”...

钿车的意思:用金宝嵌饰的车子。 唐 白居易 《浔阳春·春来》诗:“ 金谷 蹋花香骑入, 曲江 碾草鈿车行。” 宋 张炎 《阮郎归·有怀北游》词:“鈿车骄马锦相连,香尘逐管弦。” 夏承焘 注:“鈿车,用嵌金来装饰的车子。” 清 唐孙华 《夏日园居杂咏》之五:“荷锄野老惊珠勒,侧帽吟生避鈿车。”...

天涯的意思:[释义](名)形容极远的地方。 [构成]偏正式:天(涯 [例句]远在天涯海角。(作宾语)[反义]咫尺...

桐花的意思:(1).桐树的花。 唐 白居易 《桐花》诗:“春令有常候,清明桐始发。何此 巴峡 中,桐花开十月?” 宋 梅尧臣 《问答·送九舅席上作》诗:“桐花正美矞雪乱,家庭玉树须来仪。” 杨朔 《海罗杉》:“桐花正在盛开,飘着雪,点染在苍松翠柏中间,煞是惹眼。”(2).古时女子发式之一。 宋 周邦彦 《浣溪沙·黄钟》词:“争挽桐花两鬢垂,小妆弄影照清池。”...

未妨的意思:不妨。表示可以这样做。 宋 陆游 《夜闻雨声》诗:“未妨剩拥寒衾卧,赢取孤吟入断编。”...

禊游的意思:见“ 禊游 ”。亦作“ 禊游 ”。农历三月三日禊祭之游。 宋 张元干 《瑞鹤仙·寿》词:“把铜壶,缓浮金盃,禊游行乐。” 清 赵翼 有《金二雅绘禊游图集兰亭字为序》诗。...

相携的意思:亦作“相擕”。互相搀扶;相伴。《东观汉记·邓禹传》:“ 禹 乘胜独克,而师行有纪,皆望风相携以迎,降者日以千数,众号百万。” 宋 苏轼 《甘露寺》诗:“但有相携人,何必素所欢。”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採蕋的游蜂,两两相携;弄巧的黄鸝,双双作对。”《儒林外史》第八回:“当下会了帐,两人相携着下了船坐下。”见“ 相携 ”。...

新水的意思:(1).新汲之水。《仪礼·士虞礼》“明齐溲酒” 汉 郑玄 注:“明齐,新水也。言以新水溲酿此酒也。”《艺文类聚》卷五引 晋 夏侯湛 《大暑赋》:“沃新水以达夕,振轻箑以终日。”(2).春水。 唐 雍陶 《晴》诗:“新水乱侵青草路,残阳犹傍緑杨村。”...

一任的意思:(1).担任官职期满为一任。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致仕》:“士人歷官一任,得外无官谤,中无所愧于心。”《宋史·孝宗纪一》:“ 乾清 二年六月戊戌,詔:改官人实歷知县一任,方许关升,著为定式。” 元 杨显之 《潇湘雨》第一折:“幼习儒业,颇看诗书,受十年苦苦孜孜,博一任欢欢喜喜,小生今上朝取应去。”(2).听凭。 唐 杜甫 《鸥》诗:“雪暗还须浴,风生一任飘。” 仇兆鳌 注引 罗大经 云:“虽风雪凌厉,亦不暇顾。” 元 无名氏 《度柳翠》第一折:“一任你漫天飞柳絮;儘着你满地落风尘。”《儿女英雄传...

在处的意思:到处;处处。 唐 张籍 《赠别王侍御赴任陕州司马》诗:“京城在处閒人少,惟共君行并马蹄。” 宋 欧阳修 《与王龙图书》:“所云少朋儔宴处为乐,此乃在处皆然,何独 济 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七·何首乌》﹝集解﹞引 苏颂 曰:“何首乌本出 顺州 南河县 ,今在处有之。”...

怎得的意思:犹安得,怎么能够得到。 宋 周邦彦 《还京乐》词:“怎得青鸞翼,飞归教见憔悴。”怎么,如何。《红楼梦》第三三回:“既説不知,此人那红汗巾子怎得到了公子腰里?”...

紫陌的意思:指京师郊野的道路。 汉 王粲 《羽猎赋》:“济 漳 浦而横阵,倚紫陌而竝征。” 唐 刘禹锡 《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清 赵翼 《八十自寿》诗之二:“緑簔泛雨船双桨,紫陌看花杖百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