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
清末近现代初 · 黄节
武林一再寻游处,独有西园见写真。
地与古人争世远,乱经重葺视今频。
流风尚接同光后,雅集应惟海岳伦。
讵让斜川述先德,长公遗爱在湖滨。
地与古人争世远,乱经重葺视今频。
流风尚接同光后,雅集应惟海岳伦。
讵让斜川述先德,长公遗爱在湖滨。
注释
武林:指杭州,古代又称武林,这里泛指繁华之地。西园:可能是具体的园林或有画像的地方。
古人:指历史上的人物。
世远:时间久远。
斜川:王羲之《兰亭集序》中的名句,象征高雅的聚会。
长公:可能指某位有威望的前辈,因其地位长久而得名。
遗爱:遗留下来的美好影响或恩惠。
湖滨:湖边,可能指的是西湖。
翻译
我在武林中不断寻找游览的地方,只有西园能让我看到真实的画像。这里与古代人的世界相隔遥远,历经战乱后修复频繁。
这里的风范延续了同光时期之后,高雅的聚会应当只有像海岳般的人物才能匹配。
我怎敢不效仿斜川所述的前辈美德,长公的遗爱就留在湖边。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黄节所作,题为《潘安素乞题其先德峄琴学士西园涉趣图》。诗中表达了对潘安素先人的敬仰以及对西园景致的喜爱。诗人通过描述自己在武林多次寻找游览之地,唯有西园能让他见到先人画像,暗示了西园的独特和历史价值。他进一步强调西园与古人的精神相隔虽久,但经过修复,仍然保持着与古代文化的连续性。
"地与古人争世远"一句,表现了诗人对西园历史积淀的感慨,认为它与古代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乱经重葺视今频"则描绘了西园的沧桑变迁,但依然受到人们的重视和维护。
"流风尚接同光后,雅集应惟海岳伦",诗人赞美了西园的文化气息,认为它延续了同光时期(清朝晚期)的文人雅集传统,汇聚了如海岳般杰出的人物。
最后,诗人借用陶渊明的“斜川”典故,表示西园不仅是先德遗迹,也是承载着潘家先人美德的地方,这种遗爱一直延续到湖滨,体现了对潘家先人的深深敬仰和对西园的深情厚谊。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先贤风范的追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