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德素归舒城
宋 · 黄庭坚
僧夏莫问途,麦秋宜煮饼。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锄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脩绠。
北寺旬休归,长廊六月冷。
簟翻寒江浪,茶破苍璧影。
李侯为我来,遽以归期请。
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
荒畦当锄灌,蠹简要签整。
挽衣不可留,决去事幽屏。
天恢猎德网,日饎养贤鼎。
此士落江湖,熟思令人瘿。
胸中吉祥宅,膜外荣辱境。
婆娑万物表,藏刃避肯綮。
人生要当学,安宴不彻警。
古来惟深地,相待汲脩绠。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送李德素归舒城》。诗中描绘了僧人夏日无问行踪,麦秋时节适宜煮饼的生活场景,暗示了季节的变迁和宁静的氛围。僧人每十天休息一次,长廊在六月里显得清凉。诗人通过“簟翻寒江浪”和“茶破苍璧影”的意象,展现了僧人的生活情趣和环境的清雅。
李侯来访,诗人借此机会询问归期,然而自己却因事务繁多而无法陪伴,如“青衿废诗书,白发违定省”,表达了对学业和亲情的疏忽。诗人提醒自己要勤劳耕作,整理书籍,同时意识到时间紧迫,决定果断离去,投身于更深远的修行之中。
诗人进一步阐述,人生应如深地之水,不断汲取知识,保持警醒。他将人世比作“荣辱境”,而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脱其上,如同万物在天地间婆娑,避开要害。最后,他强调人生应当持续学习,即使在安逸中也不忘警醒。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切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黄庭坚诗歌的深沉和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