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舍人之燕山
宋 · 俞德邻
柳媚花明二月天,金羁络马路三千。
鳣鲸得意纵溟壑,蛙蚓无知闹坎泉。
今古不磨惟正理,是非何必待他年。
离骚已信多忠愤,珍重毋忘鸨羽篇。
鳣鲸得意纵溟壑,蛙蚓无知闹坎泉。
今古不磨惟正理,是非何必待他年。
离骚已信多忠愤,珍重毋忘鸨羽篇。
鉴赏
此诗《送王舍人之燕山》由宋代诗人俞德邻所作,描绘了春日景色与哲理思考。首句“柳媚花明二月天”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早春时节,柳树嫩绿,花朵绽放的明媚景象,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风光。接着,“金羁络马路三千”则以夸张的手法,描绘出王舍人出行时的壮观场面,马匹络绎不绝,金光闪闪,彰显出其尊贵的身份和宏大的气派。
接下来的两句“鳣鲸得意纵溟壑,蛙蚓无知闹坎泉”,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大鱼小虫的不同行为,寓意人生境遇的多样性和个体认知的局限性。鳣鲸在广阔的海洋中自由游弋,象征着那些能够把握机遇、实现自我价值的人;而蛙蚓在狭窄的沟渠中喧闹,比喻那些目光短浅、无法理解更广阔世界的个体。这两句诗借物喻人,寓含深邃的人生哲理。
“今古不磨惟正理,是非何必待他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强调了真理的永恒性和客观性,指出判断是非的标准不应随时间变迁而改变,而应遵循不变的正理。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倡导,也是对历史智慧的传承。
最后,“离骚已信多忠愤,珍重毋忘鸨羽篇”引用屈原的《离骚》,表达了对忠诚与愤世嫉俗精神的敬仰,并提醒人们要铭记历史中的宝贵教训,珍惜并传承这些精神财富。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