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禹穴行赏析

禹穴行

宋 · 赵汝燧
浙江之东千岩出,参差半天气葱郁。
禹昔不返南巡车,越人交口说遗迹。
日往月来三千春,宫有龙瑞洞阳明。
搜深陟危辨旧穴,讹以传讹终难寻。
荒山一片老风雨,徘徊问山山无语。
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
谁能为起马迁死,指点当时所探何处是。

注释

浙江:地名。
千岩:众多岩石。
葱郁:茂盛翠绿。
禹:古代君主。
南巡:南方巡视。
遗迹:遗留的痕迹。
三千春:数千年。
龙瑞:吉祥的龙。
洞阳明:明亮的洞穴。
搜深:深入搜索。
讹以传讹:错误流传。
荒山:废弃的山。
老风雨:饱经风霜。
寒林:寒冷的树林。
万壑秋:万座山谷的秋天。
马迁:司马迁。
死:去世。
所探:探索的地方。

翻译

浙江东部群山耸立,半遮天际,郁郁葱葱。
大禹当年没有返回,南巡的车驾,越地的人们纷纷讲述他的遗迹。
历经三千年岁月更迭,宫殿中隐藏着龙瑞的洞穴,阳光照耀在明镜般的石壁上。
深入险峻之地探寻,辨认古老的洞穴,但错误的信息流传,难以找到真相。
荒山经受风雨洗礼,我独自徘徊,山却默不作声。
清晨寒林回荡万壑秋声,傍晚冷烟弥漫,唤起太古的哀愁。
谁能够像司马迁那样,复活历史,指出大禹当年探索的具体位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浙江东部群山峻岭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大禹传说的追溯。诗人赵汝燧通过"千岩出"和"半天葱郁"的描绘,展现了山势的雄浑与生机。他提及禹南巡未归的古老传说,以及越人对此的口耳相传,暗示了历史的沉淀和神秘感。

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日往月来三千春",龙瑞洞和洞阳明的宫阙似乎见证了历史的变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搜深陟危辨旧穴"变得困难,原有的遗迹被误解和遗忘,难以追寻。

接下来,诗人将自然景色与历史沉思相结合,"荒山一片老风雨"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寒林朝号万壑秋,冷烟暮结太古愁"则渲染出一种凄凉而深远的氛围。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希望有人能像司马迁那样揭示历史真相,指出大禹当年探索的具体地点,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渴望和对古人智慧的敬仰。整首诗寓情于景,富有历史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