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院
明 · 王彦泓
镜里朝花分外明,两看愁翠画难成。
琉璃匣畔初拈笔,鹦鹉笼前乍合笙。
女伴那知当面笑,檀郎偏认隔帘声。
凭谁寄向销魂道,风日阑干慢出行。
琉璃匣畔初拈笔,鹦鹉笼前乍合笙。
女伴那知当面笑,檀郎偏认隔帘声。
凭谁寄向销魂道,风日阑干慢出行。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彦泓的《晓院》描绘了一幅清晨闺中女子独自对镜的场景。首句“镜里朝花分外明”,以镜中的朝花比喻女子的容颜,暗示其如花般娇艳,但又因早晨的孤独而显得格外明亮。次句“两看愁翠画难成”,通过“愁翠”形容女子内心的愁绪,暗示她难以用画笔捕捉这份情感。
接下来,“琉璃匣畔初拈笔”描绘女子在精致的琉璃匣旁提笔写字或绘画,可能是试图寄托心事。“鹦鹉笼前乍合笙”则借鹦鹉笼前的笙声,暗示环境的寂静和女子的寂寞,她想要与笙声相伴,却只能独自面对。
“女伴那知当面笑,檀郎偏认隔帘声”两句,通过对比女伴的不知情和檀郎(情人)的想象,表达了女子的孤独和期待被理解的心情。最后一句“凭谁寄向销魂道,风日阑干慢出行”,女子渴望将自己的心事传达给远方的人,但又只能在风和日丽的日子,缓缓出门,流露出一种无奈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女子清晨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她的孤独、期待和无奈,具有浓郁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