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大侠谷于山腰小憩凭台眺海
万顷烟涛浮别岛,何年花雨剩空枝。
丹青纵写蒙眬意,翠黛难描淡远思。
凭倚云台摩勒石,素怀不遣世人知。
词语解释
别岛的意思:亦作“别隝”。亦作“别隯”。不相连的岛。孤岛。《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阜陵别岛。”《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别隝”。《文选·张衡<西京赋>》:“长风激於别隯,起洪涛而扬波。” 薛综 注:“水中之洲曰隯,音岛。” 唐 刘禹锡 《切云亭》诗:“隔水生别岛,带桥如断虹。”...
不遣的意思:(1).不能消除;不能排遣。 晋 陆机 《豪士赋序》:“而 成王 不遣嫌吝於怀, 宣帝 若负芒刺於背,非其然者歟?”(2).不让,不使。《太平广记》卷二二二引《命定录·梁十二》:“ 无言 恨云:忘却他,不遣家内知。”...
长风的意思:(1).远风。 战国 楚 宋玉 《高唐赋》:“长风至而波起兮,若丽山之孤亩。”《文选·左思<吴都赋>》:“习御长风,狎翫 灵胥 。” 刘逵 注:“长风,远风也。” 唐 杜甫 《龙门阁》诗:“长风驾高浪,浩浩自太古。” 明 高启 《梦游仙》诗:“长风八万里,夜入通明天。”(2).暴风;大风。 玄应 《一切经音义》卷一引《兼明苑》:“风暴疾而起者谓之长风。” 明 刘基 《拟连珠》之五十:“长风烈烈,难行折舵之舟。”...
翠黛的意思:(1).眉的别称。古代女子用螺黛(一种青黑色矿物颜料)画眉,故名。 唐 杜甫 《陪诸公子丈八沟携妓纳凉》诗之二:“ 越 女红裙湿, 燕 姬翠黛愁。” 宋 秦观 《南乡子》词:“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顰。” 明 叶宪祖 《鸾鎞记·闺咏》:“几番盼杀 张京兆 ,翠黛留将懒自描。”(2).指画眉用的青黑色螺黛。 郁达夫 《沉沦》四:“半痕新月,斜挂在西天角上,却似仙女的蛾眉未加翠黛的样子。”(3).黑绿色。 唐 皮日休 《太湖诗·石板》:“似将翠黛色,抹破 太湖 秋。” 宋 史达祖 《双双燕·咏燕》...
淡远的意思:指意境冲淡高远。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五·敬一主人诗》:“常见其仿 云林 小幅,笔墨淡远,摆脱畦逕,虽士大夫无以踰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长沙 小西门外,望两岸居人,虽竹篱茅屋,皆清雅淡远,絶无烟火气。”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后面在 养心斋 与通大客厅的槅扇之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丹青的意思:[释义](名)〈书〉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 [构成]并列式:丹+青 [例句]他擅长丹青。(作宾语)...
拂袖的意思:亦作“ 拂褏 ”。1.甩动衣袖。表示愤怒、不悦。《太平广记》卷一七五引 唐 尉迟枢 《南楚新闻·崔铉》:“初 李石 镇 江陵 ,辟为戎卒,一旦拂袖而去。”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别集上·范吕不合》:“ 陈石斋 力修 与 陈叔方 争军赏於都堂省,拂袖径出。”《明史·王绂传》:“画不苟作,游览之顷,酒酣握笔,长廊素壁,淋漓霑洒,有投金币购片楮者,輒拂袖起,或闭门不纳。” 郭孝成 《山西光复记》:“ 李 大声曰:‘余游歷东西洋,外国革命事业,知甚悉。汝等如此行为,余决不愿与闻。’拂袖而出。” 鲁迅 《两地书...
浑融的意思:浑合,融合。谓融会不显露。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六:“其立意措辞,贵浑融有味。”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上》:“取乐府之格於两 汉 ,取乐府之材於三 曹 ,以三 曹 语入两 汉 调,而浑融无迹,会於《骚》、《雅》。” 清 冯班 《钝吟杂录·家戒上》:“圣人説话简略,説得浑融,一时理会不来。” 郭沫若 《奴隶制时代·关于周代社会的探讨》:“但我们不能因为今天的‘不容易划分阶段而聚讼不决’,便因而断言 中国 历史发展本身本来是‘浑融而暧昧’(简切地说是“浑沌”)而巧立出一个‘早熟性’的假说出来。...
空枝的意思:花果谢落的枝条。 唐 王建 《山中惜花》诗:“游丝缠故蕊,宿夜守空枝。” 唐 郑谷 《摇落》诗:“夜来摇落悲,桑枣半空枝。”...
来迟的意思:汉武帝 为 李夫人 所作诗中之辞。 李夫人 少而夭卒, 汉武帝 思念不已。方士 少翁 言能致其神。令帝居帐,遥望见好女如 李夫人 之貌。帝益悲感,为作诗曰:“是邪,非邪?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见《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观 高祖 之咏《大风》, 孝武 之叹‘来迟’,歌童被声,莫敢不协。”...
勒石的意思:刻字于石。亦指立碑。《隋书·史万岁传》:“於是勒石颂美 隋 德。” 宋 程颐 《明道先生墓表》:“勒石墓傍,以詔后人。” 明 刘基 《绍兴崇福寺记》:“ 秦始皇帝 东游,勒石自颂之所也。”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公又请倣 汉 唐 故事,择儒臣校正十三经文字,勒石太学。”...
蒙眬的意思:[释义](形)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的样子。联绵式。睡眼~。(作谓语) [同音]朦胧...
摩勒的意思:即紫磨金。金之最美者。《宋书·夷蛮传·天竺迦毗黎国》:“ 元嘉 五年,国王 月爱 遣使奉表……奉献金刚指环、摩勒金环诸寳物、赤白鸚鵡各一头。” 清 郝懿行 《宋琐语·言诠》:“摩勒,金之至美者也,即紫磨金。 林邑 谓之杨迈金,其贵无匹,故云寳物。”...
凭倚的意思:◎ 凭倚 píngyǐ[rely on] 依仗;倚托...
日薄的意思:(1).类似日蚀的一种现象。古谓日光为阴气所掩蔽。《宋书·五行志五》:“ 晋孝怀帝 永嘉 元年十一月乙亥黄黑气掩日,所炤皆黄。案《河图》占曰:‘日薄也。’其説曰:‘凡日蚀皆於晦朔,有不於晦朔者,为日薄。虽非日月同宿,时阴气盛,掩薄日光也。占类蚀。’”(2).日色暗淡。 唐 韩愈 《晚寄张十八助教周郎博士》诗:“日薄风景旷,出归偃前簷。晴云如擘絮,新月似磨鎌。”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薄’,或作‘落’。今详语势,但如 白乐天 所谓‘旌旗无光日色薄’耳。” 宋 欧阳修 《黄杨树子赋》:“日薄云...
世人的意思:◎ 世人 shìrén[common people] 世上的人;普通人世人皆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宋· 周敦颐《爱莲说》...
素怀的意思:平素的怀抱。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终制》:“先有风气之疾,常疑奄然,聊书素怀,以为汝诫。”《南史·张融传》:“见卿衣服粗故,诚乃素怀有本。” 唐 王维 《瓜园诗》:“素怀在青山,若值白云屯。” 明 张景 《飞丸记·故旧存身》:“但不知、何日得早报高恩愜素怀。”...
天海的意思:(1).喻浩渺的天空。 南朝 齐 孔稚珪 《褚先生伯玉碑文》:“ 子晋 笙歌,驭凤於天海; 王乔 云举,控鹤於 玄都 。” 清 黄鷟来 《述别叙怀》诗之五:“迷范睹天海,俯仰宇宙窄。”(2).形容相距极远。 清 张问陶 《成都冬日杂诗》之二:“江山风月冷,天海兄弟遥。”(3).星名。在牵牛星南坎星间。不在二十八宿之列。《晋书·天文志上》:“九坎九星,在牵牛南……九坎间十星曰天池,一曰三池,一曰天海,主灌溉田畴事。”...
万顷的意思:(1).百万亩。百亩为一顷。《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2).常用以形容面积广阔。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渊然万顷,直上千仞。” 宋 杨万里 《过金沙洋望小海》诗:“须臾满眼贾胡舩,万顷一碧波黏天。”《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但愿父作公卿,子作状元,给我挣下万顷庄田。” 艾青 《在浪尖上》诗:“你在万里晴空下,宁静地注视着万顷波涛。”...
烟涛的意思:亦作“烟涛”。烟波。 唐 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 ,烟涛微茫信难求。” 唐 黄滔 《送人往苏州觐其兄》诗:“ 闔閭城 外 越 江头,两地烟涛一叶舟。” 明 高启 《题陈节妇》诗:“去时岂惜千金躯?烟涛竟没珊瑚树。”...
倚云的意思:靠着云。形容极高。 唐 宋之问 《奉和幸三会寺应制》诗:“梵音迎漏彻,空乐倚云听。” 唐 高蟾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诗:“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宋 梅尧臣 《和张簿宁国山门六题·碧云洞》:“谁将万古倚云剑,刺破苍石天窗开。”...
远思的意思:(1).从长远考虑。《汉书·文帝纪》:“有可以佐百姓者,率意远思,无有所隐。” 唐 韩愈 《与少室李拾遗书》:“必望审察而远思之,务使合於 孔子 之道。”(2).指深远的思虑。 明 高启 《晚晴远眺》诗:“ 楚 天无物不堪诗,登眺唯愁动远思。” 清 黄鷟来 《秋日寄淮阴》诗:“西风吹鸿雁,惻愴多远思。”...
云台的意思:(1).高耸入云的台阁。《淮南子·俶真训》:“云臺之高,堕者折脊碎脑,而蟁蝱适足以翱翔。” 晋 郭璞 《客傲》:“夫欣黎黄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云臺之观者,必閟带索之欢。” 唐 王勃 《七夕赋》:“君王廼驭风殿而长怀,俯云臺而自矫。” 宋 张辑 《洞仙歌·代寿张辰川》词:“问因何五马,踏月云臺。秋色里,却赏烟霞袖手。”(2). 汉 宫中高台名。 汉光武帝 时,用作召集群臣议事之所,后用以借指朝廷。 南朝 梁 沉约 《为武帝与谢朏敕》:“今方復引领 云臺 ,虚己 宣室 。” 唐 高适 《宋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