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与王徵君中秋短歌一首
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
澄曙光连宿鹭翻,关山影逐行人去。
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和子与王徵君中秋短歌一首》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秋夜景象。首句“玉绳差差月澄曙”,通过“玉绳”(星宿名)和“月澄曙”暗示了黎明时分的明亮月光,给人一种清新之感。接着,“银汉西流天尽处”描绘了银河横贯天际,仿佛流至远方的尽头,展现出宇宙的广阔。
“晃朗惊浮玉井莲,空明似见婆娑树”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照亮井中莲花的清辉,又如婆娑树影在空明中显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澄曙光连宿鹭翻”描绘了曙光初照,宿鹭翩翩起舞的动态画面,增添了生机。
“关山影逐行人去”一句,通过“关山”和“行人”,寓言了游子思乡之情,以及时光流逝的感慨。最后一句“谁似溪头王子猷,一庭竹色耽吟趣”,以王子猷典故,表达对清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吟诗作赋乐趣的沉醉,点明了诗人自己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闲适生活的追求。
词语解释
差差的意思:犹参差。不齐貌。《荀子·正名》:“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 杨倞 注:“差差,不齐貌。谓论列是非似若不齐,然终归於齐一也。” 唐 温庭筠 《东郊行》:“緑诸幽香注白苹,差差小浪吹鱼鳞。” 清 钱谦益 《书石屋语录》诗:“神剑光差差,飞矢锋鏃鏃。”...
浮玉的意思:见“ 浮玉山 ”。...
关山的意思:◎ 关山 guānshān(1) [fortress and mountains;forts and hills]∶关隘和山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乐府诗集·木兰诗》(2) [hometown]∶指家乡...
晃朗的意思:明亮貌。 晋 潘岳 《秋兴赋》:“天晃朗以弥高兮,日悠阳而浸微。” 清 曹寅 《黄河看月示子猷》诗:“阴森浚九地,晃朗排三垣。”...
空明的意思:(1).空旷澄澈。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航 北湖 之空明,覷鳞介之惊透。” 宋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特指月光下的清波。 宋 苏轼 《前赤壁赋》:“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泝流光。”(3).指空旷澄净的天空。 宋 苏轼 《海市》诗:“东方云海空復空,羣仙出没空明中。”(4).指洞澈而灵明的心性。 宋 苏辙 《读旧诗》诗:“老人不用多言语,一点空明万法师。”(5).形容心性洞澈而灵明。 清 郑燮 《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三书》:“诚知书...
连宿的意思:连续几夜。 清 曹晟 《夷患备尝记》:“并有大胆男子仍返故居,连宿过夜。” 杨朔 《中国人民的心》:“千里迢迢,也要托人捎去做娘的连宿打夜带着灯做的老山鞋,还要在信上千叮咛万叮咛,就怕儿子晚上睡觉不盖被,受了凉。”...
流天的意思:运行于天空。《初学记》卷七引 晋 王彪之 《井赋》:“水带地而壤润,月流天而宵烱。” 南朝 宋 谢庄 《月赋》:“白露曖空,素月流天。” 宋 苏轼 《至真州再和》之一:“莫教门掩夜,坐待月流天。” 明 沉鲸 《双珠记·月下相逢》:“你看流天素彩,至浄无尘。”...
婆娑的意思:[释义](形)盘旋(多指舞蹈)。联绵式。~起舞。(作状语)树影~。(作谓语)...
山影的意思:(1).山的倒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渐江水》:“ 泽兰 山头有深潭,山影临水,水色青緑。” 唐 岑参 《春寻河阳陶处士别业》诗:“药椀摇山影,鱼竿带水痕。” 元 虞集 《秋水观》诗:“湖深山影碧,天净月光空。”(2).远山的轮廓。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黄山日记》:“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郁达夫 《临平登山记》:“一到 临平 ,向北窗看到了这眠牛般的一排山影,才仿佛是叫人预备着到 杭州 去看山水似地,心里会突然的起一种变动...
曙光的意思:[释义](1) (名)清晨的日光。 (2) (名)比喻已经在望的美好的前景。 [构成]偏正式:曙(光 [例句]胜利的曙光就在前面。(作主语)...
宿鹭的意思:栖息的鹭。 唐 郑谷 《江际》诗:“万顷白波迷宿鷺,一林黄叶送残蝉。” 宋 范成大 《初归石湖》诗:“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鷺孤明菱叶中。” 明 高启 《新荷》诗:“叶低浮水上,茎弱裊风前,乍覆游鱼戏,难藏宿鷺眠。”...
王子的意思:指王室的子嗣,也泛指贵族子弟。...
溪头的意思:犹溪边。 唐 李端 《送客东归》诗:“行人相见便东西,日暮溪头饮马别。” 宋 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词:“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 吴伟业 《过诸乾一细林山馆》诗:“桥痕穿谷口,亭影压溪头。”谿頭:犹溪中。 清 徐恪 《桃叶曲》:“五月南风来,谿头长莲叶。”...
行人的意思:◎ 行人 xíngrén[pedestrian] 步行的人。古指出行的人;出征的人;又作使者的通称会其行人发露,瓒亦枭夷,故使锋芒错缩,厥图不果。——《三国演义》行人驻足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行人弓箭各在腰。——唐· 杜甫《兵车行》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银汉的意思:◎ 银汉 Yínhàn[the milky way] 见“银河”银汉横空...
玉绳的意思:(1).星名。常泛指群星。《文选·张衡<西京赋>》:“上飞闥而仰眺,正睹瑶光与玉绳。” 李善 注引《春秋元命苞》曰:“玉衡北两星为玉绳。” 唐 陆龟蒙 《新秋月夕作吴体以赠》诗之二:“清谈白紵思悄悄,玉绳银汉光离离。”《金瓶梅词话》第二七回:“只见玉绳低度,朱户无声,此景堪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附录《夕堂永日绪论外编》:“有代字法,诗赋用之,如月曰‘望舒’,星曰‘玉绳’之类。”(2).比喻雨滴。 唐 张萧远 《兴善寺看雨》逸句:“须臾满寺泉声合,百尺飞簷掛玉绳。”...
玉井的意思:(1).星官名。参宿下方四颗星,形如井,故名。《后汉书·郎顗传》:“臣窃见去年闰月十七日己丑夜,有白气从西方天苑趋左足,入玉井,数日乃灭。” 李贤 注:“参星下四小星为玉井。”《晋书·天文志上》:“玉井四星,在参左足下,主水浆以给厨。” 南朝 梁 谢举 《凌云台》诗:“势高陵玉井,临逈度 金波 。”(2).井的美称。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玉井泓邃,灌溉匪休。” 唐 罗隐 《台城》诗:“玉井已乾龙不起,金甌虽破虎曾争。” 宋 梅尧臣 《晨起》诗:“玉井传新汲,金炉换宿灰。” 清 朱彝尊...
竹色的意思:竹子的色泽。 唐 许浑 《宿开元寺楼》诗:“竹色寒清簟,松香染翠幬。” 唐 李商隐 《潭州》诗:“ 湘 泪浅深滋竹色, 楚 歌重叠怨兰丛。” 唐 刘沧 《题马太尉华山庄》诗:“竹色拂云连岳寺,泉声带雨出谿林。”...
子猷的意思:晋 王徽之 的字。 王羲之 之子。性爱竹,曾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居 会稽 时,雪夜泛舟 剡溪 ,访 戴逵 ,至其门不入而返。人问其故,则曰:“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 戴 !”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遂传为佳话。 唐 李白 《寻阳送弟》诗:“ 寻阳 非 剡水 ,忽见 子猷 船。” 宋 梅尧臣 《次韵和王景彝十四日冒雪晚归》:“ 子猷 多兴怜飞雪,向晚归时又见飘。” 明 高启 《水龙吟·画红竹》词:“再相逢 子猷 还惜,此君未老,岁寒犹有少年颜色。”...
玉井莲的意思:(1).古代传说中 华山 峰顶玉井所产之莲。 唐 韩愈 《古意》诗:“ 太华 峯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 钱仲联 集释引 韩醇 曰:“《华山记》云:‘山顶有池,生千叶莲花,服之羽化,因曰 华山 。’”又引 方世举 注:“古乐府《捉溺歌》:‘ 华阴 山头百丈井,下有泉水彻骨冷。’” 宋 苏轼 《和陶饮酒》之九:“不如玉井莲,结根天池泥。” 清 尤怡 《刘东郊归自关中述华山之游为作诗纪之》:“仙人金液非我意,试看峰头玉井莲。”(2).喻坚贞高洁的妇女。《金瓶梅词话》第二一回:“回头恨駡 章臺 柳,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