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华姜一百首(其四十九)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夕秋风蕙草摧,何当燕婉向泉台。
天将艳色倾荀粲,不许中庭取冷来。
天将艳色倾荀粲,不许中庭取冷来。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哭华姜一百首》中的第四十九首。诗中以悲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之情。
首句“一夕秋风蕙草摧”,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一夜秋风吹过,原本生机勃勃的蕙草被摧折。这里的蕙草象征着逝去之人,秋风则代表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生命的脆弱。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何当燕婉向泉台”,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一种想象与期待。燕婉,意为温柔、安详,这里寄托了诗人希望逝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够得到安宁与平静的愿望。泉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阴间地府,此处用以指代逝者所在的世界。整句话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在彼岸世界的美好祝愿。
“天将艳色倾荀粲”一句,运用了典故,荀粲是三国时期著名的美男子,以其美貌著称。这里诗人将逝者比作荀粲,赞美其生前的美丽与才华,同时也暗示了逝者在生命中的光彩与影响力。通过这个比喻,诗人表达了对逝者独特魅力的追忆与敬仰。
最后一句“不许中庭取冷来”,则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再回到人世间的遗憾与无奈。中庭,通常指的是家庭的庭院,这里象征着生活的温馨与日常。取冷来,可能是指逝者无法再回到家中,享受家庭的温暖与和谐。这句话蕴含了深深的哀伤与不舍,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再与家人团聚的痛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典故的引用以及情感的细腻表达,深刻地展现了诗人对逝去之人的哀悼与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生命无常、珍惜当下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