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火令平韵十四部(其十三)
百无聊赖和蛩音。
忽觉秋蛩声里,也可寄愁心。
便捻兰花指,银钗一髻簪。
待升明月抚桐琴。
抚却春回,抚却鸟啼林,抚却绛珠仙子,不复葬花吟。
词语解释
愁心的意思:(1).心里忧愁。《墨子·所染》:“不能为君者,伤形费神,愁心劳意。”(2).忧愁之心。 南朝 宋 颜延之 《秋胡诗》:“明发动愁心,闺中起长嘆。” 宋 汪元量 《莺啼序·重过金陵》词:“听楼头哀笳怨角,未把酒愁心先醉。” 明 金絅 《踏莎行》词:“翠竹檐前,碧蕉丛里,秋声鬭合愁心碎。” 姚雪垠 《言志篇》:“雄关屡战愁心少,苦战时经快意多。”...
抚桐的意思:弹琴。古琴多以桐木制成,故云。桐代指琴。 清 钱学纶 《语新》卷上:“少年曰:‘家君久仰先生精于抚桐,适有佳客亦嗜此。’”参见“ 焦尾琴 ”。...
蛩声的意思:蟋蟀的鸣声。 唐 白居易 《禁中闻蛩》诗:“西窗独闇坐,满耳新蛩声。” 宋 王安石 《五更》诗:“只听蛩声已无梦,五更桐叶强知秋。”《儿女英雄传》第四回:“那时正是将近仲秋天气,金风颯颯,玉露泠泠,一天晓月残星,满耳蛩声雁阵。” 清 潘荣陛 《帝京岁时纪胜·蛞蛞》:“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食以嫩黄豆芽,鲜红萝卜,偶於稠人广座之中,清韵自胸前突出,非同四壁蛩声助人嘆息,而悠然自得之甚。”...
髻簪的意思:插定发髻的长针。用金玉等制成。亦为首饰之一种。 清 陆次云 《峒溪纤志·苗人》:“耳环盈寸,髻簪几尺。”...
寄愁的意思:寄托愁思。《后汉书·仲长统传》:“百虑何为,至要在我。寄愁天上,埋忧地下。” 唐 杨炯 《送徐录事诗序》:“两乡风月,万里江山,脩路为下泣之思,长天非寄愁之所。”...
兰花的意思:[释义](名)草木植物,春季开花,淡绿色,味芳香,供观赏。也叫春兰。即建兰,草木植物,夏季开花,淡黄绿色,色味香,供观赏。俗称兰草。 [构成]偏正式:兰(花 [例句]兰花早就凋败了。(作主语)...
聊赖的意思:[释义](动)多用于“无聊赖”、“百无聊赖”,是无所凭借、无以为生或无所寄托的意思。 [构成]并列式:聊+赖 [例句]百无聊赖。(作谓语)...
明月的意思:◎ 明月 míngyuè(1) [bright moon]∶明亮的月亮明月几时有(2) [a legendary luminous pearl]∶指夜明珠...
颦眉的意思:皱眉。 晋 戴逵 《放达为非道论》:“是犹美 西施 而学其顰眉,慕有道而折其巾角。” 宋 晏殊 《更漏子》词:“纔送目,又顰眉,此情谁得知。” 明 张景 《飞丸记·卺合飞丸》:“佳期喜到,日上纱窗晓,镜里顰眉欲扫,愁怀指日冰消。” 冰心 《<寄小读者>四版自序》:“我提笔的时候,总有她的颦眉或笑脸涌现在我的眼前。”...
秋蛩的意思:指蟋蟀。 南朝 宋 鲍照 《拟古》诗之七:“秋蛩扶户吟,寒妇成夜织。” 唐 孟郊 《西斋养病夜怀多感》诗:“一床空月色,四壁秋蛩声。” 明 李东阳 《怀麓堂诗话》:“ 夏宏 《联锦集》,有一絶句曰:‘悬灯照清夜,叶落堂下雨,客醉已无言,秋蛩自相语。’” 清 林则徐 《题潘功甫舍人宣南诗社图卷》诗:“前躋 沉 宋 后 钱 郎,日下题襟履綦错。顾余缩瑟吟秋蛩,如万牛毛一萤爝。”...
时节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节令;季节。农忙时节已过。(作主语) (2) (名)时候。 [构成]偏正式:时(节...
无聊的意思:[释义](1) (形)基本义:由于清闲而烦闷。这本书真无聊。(作谓语) (2) (形)(著作、言谈、行动等)没有意义而使人讨厌。他真是个无聊的人。(作定语) [构成]动宾式:无|聊 [反义]有趣...
仙子的意思:◎ 仙子 xiānzǐ见“仙女”...
也可的意思:蒙古语,大的意思。 元 代任同一官职的数人,为首的在官名前加“也可”二字,表示第一。 清 钱大昕 《十驾斋养新录·也可太傅》:“ 蒙古 语,大为也可。凡官名也可者,第一之称。”按,《元史·食货志三》有也可太傅,即《耶律秃花传》中拜太傅总领的 也可那延 。...
无聊赖的意思:形容人无所事事,懒散不努力。...
百无聊赖的意思:形容极度无聊、无所事事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