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次龙吟寺壁间韵赏析

次龙吟寺壁间韵

宋 · 赵汝育
解鞍游古寺,夕照满疏林。
雨过山如画,风生竹解吟。
龙眠秋水静,豹隐暮云深。
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砧。

拼音版原文

jiěānyóuzhàomǎnshūlín

guòshānhuàfēngshēngzhújiěyín

lóngmiánqiūshuǐjìngbàoyǐnyúnshēn

huànxǐngyóuxiānmèngshùshēngchùzhēn

注释

解鞍:卸下马鞍。
游:游览。
古寺:古老的寺庙。
夕照:夕阳。
疏林:稀疏的树林。
雨过:雨后。
山如画:山色如画。
风生:微风起。
竹解吟:竹叶似在低语吟唱。
龙眠:龙眠湖。
秋水静:秋水平静。
豹隐:豹子隐藏。
暮云深:傍晚的云层深远。
唤醒:唤醒。
游仙梦:仙境之梦。
砧:捣衣石,这里指砧声。

翻译

卸下马鞍游览古老的寺庙,夕阳洒满稀疏的树林。
雨后山色如画,微风吹过,竹叶仿佛在低语吟唱。
秋水在龙眠湖面平静如镜,豹子隐藏在傍晚深远的云层中。
这美景唤醒了游子的仙境之梦,何处传来几声捣衣的砧声?

鉴赏

这首宋诗《次龙吟寺壁间韵》是赵汝育所作,描绘了诗人骑马游历古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解鞍游古寺”,形象地写出诗人卸下旅途疲惫,沉浸在古寺的宁静中。接着,“夕照满疏林”渲染出傍晚时分,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林洒下的暖意,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氛围。

“雨过山如画”描绘了雨后山色如水墨画卷般清新,展现了自然之美。“风生竹解吟”则以拟人手法,写风吹动竹叶发出沙沙声,仿佛在低吟浅唱,增添了禅意和生动性。

“龙眠秋水静”中的“龙眠”暗指龙潭或龙眠之地,秋水静谧,如同龙在沉睡,进一步烘托出寺庙的幽深与宁和。“豹隐暮云深”则借豹子隐于暮云深处,象征着深不可测的神秘,强化了寺庙的寂静和深远。

最后两句“唤醒游仙梦,数声何处砧”以“游仙梦”表达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而远处传来的砧声(捣衣声)又将他从梦境拉回现实,增添了时空转换的韵味,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空灵的秋日寺庙图景,寓含了诗人的情感寄托和哲理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