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王挥使画牡丹
明 · 沈周
王君四月方来苏,绿阴满地花已无。
台红楼紫不可觅,笔底春风寻老夫。
殷绵滴露看活色,信手貌出西家姝。
坐中狂客未解事,欲折不成空纸肤。
去年淮阴七尺雪,冻地似恐花根枯。
此图赠君日日赏,一日须倾一百壶。
台红楼紫不可觅,笔底春风寻老夫。
殷绵滴露看活色,信手貌出西家姝。
坐中狂客未解事,欲折不成空纸肤。
去年淮阴七尺雪,冻地似恐花根枯。
此图赠君日日赏,一日须倾一百壶。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为王挥使画牡丹》描绘了四月时节,王君携画作来访,画中牡丹虽绿叶满地,但花朵已凋零。诗人感叹眼前台阁红楼的繁华不再,只能在沈周的画作中寻觅春天的踪迹。他赞赏画中的牡丹鲜活如滴露,栩栩如生,仿佛西家女子般娇艳动人。然而,席间狂放之客不解其意,无法欣赏画中深意,只是徒然折损了画纸。诗人回忆去年淮阴大雪,担心花根受冻,这幅画便成了每日赏心悦目的寄托,提醒他们珍惜春光,甚至提议每日品酒百壶以助欣赏。整首诗通过画面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生命力的赞美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