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郡斋夕坐
宋 · 张弋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庐山:指庐山,中国名山。洪山:另一座山名,可能与庐山相邻。
叶已飘:树叶飘落,暗示季节变化。
鸿雁:大雁,常用来象征思乡之情。
塞近:靠近边塞地区。
身遥:感觉距离遥远。
屡游:多次游览。
将军马:泛指骑马,可能指豪迈的生活方式。
道士瓢:道士所用的器物,此处可能表示简朴生活。
心忆:心中怀念。
清吟:清雅的吟诗。
岑寂:寂静,孤独。
玉京:道教中的天宫,这里代指京城或理想之地。
寒宵:寒冷的夜晚。
翻译
庐山的暑气消散后,我离开洪山,来到山脚下,却发现树叶已经飘落。看到鸿雁成群飞过,我更怜惜自己靠近边塞,与朋友书信往来稀少,感觉身处远方。
多次游玩,骑马已成习惯,即使不饮酒,也会用道士的瓢来盛水解渴。
心中怀念清雅的吟咏,更加感到孤独寂静,在这寒冷的夜晚,又有谁能和我在玉京共话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末或冬初的山村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情怀。
“庐山解夏洪山去,自到山边叶已飘。”这里写景,将庐山之行作为切入点,透露出季节更迭的意境。庐山,是江西省的一个著名山脉,以峻险而闻名。诗人在秋末或初冬时期游历庐山,至山边,发现树叶已随风飘落。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季节变换的画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感。
“鸿雁影多怜塞近,交朋书少觉身遥。”这两句转向内心世界。鸿雁,即大雁,它们在秋天南迁时成群结队飞过长空,是离别的象征。诗人通过对鸿雁影多的观察,表达了对远方亲朋好友的思念之情。而“交朋书少觉身遥”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寂寞的情感。
“屡游骑惯将军马,不饮还封道士瓢。”这两句则写诗人对自然界的亲近和生活态度。诗人习惯于骑马游历山林,甚至到了不需要饮酒也能感到愉悦的地步。他还用“不饮还封道士瓢”来强调自己对世俗纷争的超脱,表现出一种高洁脱俗的人生态度。
“心忆清吟更岑寂,玉京谁与话寒宵。”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孤独。夜深人静之际,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甚至连清吟的声音都显得格外寂寞。至于“玉京”,则是一种理想化的表达,象征着一个清净、超脱尘世的地方。而“谁与话寒宵”则是对此刻寂寥无伴的自我询问。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