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五十韵
遂浮天堑筏,来驾太行车。
脩坂云端走,连峰石上驱。
岧峣赴脩武,绵亘达幽都。
既接常山峻,仍临碣石孤。
大河三面带,沧海一浮盂。
大井关雄壮,羊肠路郁纡。
八陉天设险,九塞地呈图。
河翔元为脊,星躔恰应枢。
阴阳钟秀异,土壤剧膏腴。
五谷资民食,群材副国储。
萧森罗杞梓,卓落挺杉槠。
桧柏参天直,槐榆向日敷。
隰原纷黍稷,畎亩杂粳稌。
牟麦先秋刈,蔓菁冒雨锄。
翠丛分韭薤,碧蔓引瓜壶。
岂但群蔬囿,由来众药区。
人参供土贡,国老应时需。
苓产松根美,脂生石里濡。
眚应蕤核疗,嗽必款冬除。
参错梅桃树,峥嵘橡栗株。
霜梨包水碧,露枣濯珊瑚。
百谷喧啾鸟,重渊拨刺鱼。
磨牙冲猰㺄,过迹看於菟。
木客频来往,清猿或啸呼。
阳坡奔鹿豕,丛薄隐熊貙。
动植皆云遂,跻攀敢惮劬。
哦诗泣山鬼,岸帻似仙儒。
流水鸣焦尾,晴虹拂湛卢。
蒲萄微醉了,杞菊饱餐诸。
芊茂眠欹藉,泉香渴屡郑。
白云生绝壁,古雪积深渠。
环坞疑城郭,回崖失道涂。
炕烟多燠寝,陶穴尽安居。
生齿何其众,淳风慎莫渝。
观游吾岂倦,行迈仆将痡。
谩尔穷朝夕,悠然念古初。
怀襄存禹绩,左右奠尧墟。
周猎登千骑,秦徭塞万夫。
萧王踰射犬,汉祖距飞狐。
魏武摧轮恐,文皇扼窦谟。
陉兵楚王信,晋甲李司徒。
出垒曾戡史,临坻更斩馀。
飞扬皆自此,形胜定何如。
圣主家天下,苍生率海隅。
兹山镇中域,为国壮方舆。
偶踏烟霞表,聊将意气舒。
挥毫余解赋,好事孰言迂。
始怪夸蛾负,终寻李愿庐。
乌巾白羽扇,放鹤向天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风光画卷,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想象力,将太行山的山川、树木、花果等景物进行了细腻的刻画。全诗语言古朴,意境辽阔,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在描写山川时,诗人用“宇宙寻陈迹,山川考夏书”两句,表达了对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追寻,同时也展示了太行山作为一处历史文化名山的独特魅力。接着,“遂浮天堑筏,来驾太行车”则借用神话中的仙境和仙车,强化了诗人对于这片自然景观的超凡脱俗之感。
在写景方面,诗人的笔触细腻而富有层次,从“脩坂云端走,连峰石上驱”到“岧峣赴脩武,绵亘达幽都”,每一句都勾勒出山势的险峻与美丽。尤其是“大河三面带,沧海一浮盂”的描写,更显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宏伟规模的感受。
在描绘植物时,诗人的笔墨更加细腻,如“萧森罗杞梓,卓落挺杉槠”等句,不仅展现出太行山林木葱茏、种类繁多的景象,而且还通过对树木的具体描述,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生态的深刻认识。
此外,诗中也融入了对农事和药材的描写,如“五谷资民食,群材副国储”、“牟麦先秋刈,蔓菁冒雨锄”,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全诗的内容,也反映出诗人对于社会生活的关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太行山自然景观和文化历史的深入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人的情感随着景物的变换而流转,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于人文历史的追怀,更有对生活细节的关切,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与景融”的艺术特点。
词语解释
岸帻的意思:推起头巾,露出前额。形容态度洒脱,或衣着简率不拘。 汉 孔融 《与韦端书》:“閒僻疾动,不得復与足下岸幘广坐,举杯相于,以为邑邑。”《晋书·谢奕传》:“岸幘笑咏,无异常日。” 唐 白居易 《喜与杨六侍御同宿》诗:“岸幘静当明月夜,匡牀闲卧落花朝。” 宋 陈与义 《岸帻》诗:“岸幘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郭沫若 《颂武汉》诗:“天堑通衢我再来,披襟岸幘嘆雄哉!”...
安居的意思:◎ 安居 ānjū[settle down] 安稳地生活;定居...
八陉的意思:指 太行山 的八陉。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志·怀州》:“ 太行陘 在县( 河内县 )西北三十里。连山中断曰陘。《述征记》曰:‘ 太行山 首始於 河内 ,自 河内 北至 幽州 ,凡有八陘:第一曰 軹关陘 ,今属 河南府 济源县 ,在县理西十一里;第二 太行陘 ,第三 白陘 ,此两陘,今在 河内 ;第四 滏口陘 ,对 鄴 西;第五 井陘 ,第六 飞狐陘 ,一名 望都关 ,第七 蒲阴陘 ,此三陘在 中山 ;第八 军都陘 ,在 幽州 太行陘 。’”...
百谷的意思:谷类的总称。百,举成数而言,谓众多。《书·舜典》:“帝曰: 弃 ,黎民阻飢,汝后稷,播时百穀。”《诗·豳风·七月》:“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唐 褚亮 《雩祀乐章·雍和》:“百穀斯登,万箱攸荐。”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塾议第十六》:“凡民以有易无,使市官平之,皆以稻、麦、百穀、竹、木……笔楮使相当。”指众谷之水。《文选·宋玉<高唐赋>》:“遇天雨之新霽兮,观百谷之俱集。” 李善 注:“百谷者,众谷杂水至山之下。” 唐 刘禹锡 《重送浙西李相公新加旌旄》诗:“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 茅 。”...
白云的意思:(1).白色的云。《诗·小雅·白华》:“英英白云,露彼菅茅。”《庄子·天地》:“乘彼白云,至於帝乡。”《史记·封禅书》:“其夜若有光,昼有白云起封中。” 唐 苏颋 《汾上惊秋》诗:“北风吹白云,万里渡 河 汾 。”《文汇报》1983.10.12:“《蓬莱导游图》有幅照片,蓝天之下,白云之上,嵌着 蓬莱阁 主要建筑,似仙山又似蜃楼。”(2). 黄帝 时掌刑狱之官。后用作刑官的别称。《汉书·百官公卿表上》“ 黄帝 云师云名” 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 黄帝 受命有云瑞,故以云纪事也。由是而言,故春...
白羽的意思:(1).白色羽毛。《孟子·告子上》:“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 南朝 宋 谢惠连 《雪赋》:“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2).借指白色的鸟。 宋 沉遘 《次韵和鞠颜叔游山》:“紫鳞惊跃起,白羽倦飞还。”(3).古代军中主帅所执的指挥旗。又称白旄。亦泛指军旗。《吕氏春秋·不苟》:“ 武王 左释白羽,右释黄鉞,勉而自为係。”《书·牧誓》作“白旄”。《孔子家语·致思》:“ 子路 进曰: 由 愿得白羽若月,赤羽若日,钟鼓之音上震於天,旍旗繽纷下蟠於地。 由 当一队而敌之,必也攘地千里,搴...
饱餐的意思:◎ 饱餐 bǎocān(1) [stoke]∶大吃,过度地吃先遣队员为了即将开始的长途跋涉而饱餐一顿(2) [do the food justice]∶以一种显示出充分欣赏的样子消费掉食物饱餐一顿后,就出发了...
参天的意思:[释义](形)(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构成]动宾式:参|天 [例句]参天耸立。(作状语)大树参天。(作谓语)...
参错的意思:◎ 参错 cēncuò(1) [uneven]∶排列不整齐,互相错杂(2) [confused with errors and omission]∶差误和缺漏...
苍生的意思:[释义](名)古代指老百姓。 [构成]偏正式:苍(生 [例句]普救苍生。(作宾语)苍生的疾苦。(作定语)...
沧海的意思:◎ 沧海 cānghǎi[deep blue sea;the sea] 大海。以其一望无际、水深呈青苍色,故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乐府诗集·曹操·步出夏门行》...
朝夕的意思:◎ 朝夕 zhāoxī(1) [day and night]∶时时;日日夜夜朝夕思慕朝夕遣人。——《汉书·李广苏建传》汝朝夕待母。——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史朝夕狱门外。——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2) [a very short time]∶一朝一夕,指短时间只争朝夕...
陈迹的意思:[释义](名)过去的事情。 [构成]偏正式:陈(迹 [例句]遗留下来的陈迹。(作宾语)陈迹能够引起人们对过去事情的回忆。(作主语)...
城郭的意思:◎ 城郭 chéngguō[city walls] 城是内城的墙,郭是外城的墙。泛指“城邑”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唐· 杜牧《阿房宫赋》...
楚王的意思:楚国 的君王。文学作品中多指在 阳台 梦遇 巫山 神女的 楚怀王 或 楚襄王 。 唐 孟浩然 《送王七尉松滋得阳台云》诗:“嬋娟流入 楚王 梦,倏忽还随零雨分。” 唐 李白 《江上吟》:“ 屈平 词赋悬日月, 楚王 臺榭空山邱。” 后蜀 阎选 《临江仙》词:“欲问 楚王 何处去,翠屏犹掩金鸞。” 清 侯方域 《过江秋咏》之八:“昨夜 楚王 云入梦,多时 屈子 芰为裳。”...
淳风的意思:◎ 淳风 chúnfēng[honest atmosphere] 淳厚朴实的风土人情...
丛薄的意思:(1).茂密的草丛。《楚辞·刘安<招隐士>》:“丛薄深林兮人上慄。” 洪兴祖 补注:“深草曰薄。” 唐 耿湋 《旅次汉故畤》诗:“广川桑遍緑,丛薄雉连鸣。” 宋 张九成 《秋兴》诗:“譬彼鷦鷯心,平生在丛薄。”(2).丛生的草木。《淮南子·俶真训》:“夫鸟飞千仞之上,兽走丛薄之中,祸犹及之。”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妇人輒四顾,入丛薄间而灭。” 明 何景明 《赠王文熙》诗之四:“迟迟仲春日,丛薄华且芬。” 清 戴本孝 《自题诗》:“丛薄何蓊薉,乔木无餘阴。”...
摧轮的意思:折毁车轮。谓路有艰险。 北齐 刘昼 《新论·荐贤》:“车摧轮,则无以行;舟无檝,则无以济。” 唐 李德裕 《置孟州敕旨》:“盖以河有造舟之危,山有摧轮之险,左右机轴,表里金汤,既当形胜之地,实为要害之郡。” 宋 陆游 《春晚风雨中作》诗:“乐事清宵当秉烛,畏途平地有摧轮。”...
达幽的意思:通晓幽玄之理;到达精微的境界。 汉 陆贾 《新语·术事》:“登高及远,达幽洞冥。” 晋 杨泉 《物理论》:“原疾疹之轻重,而量药剂之多少,贯微达幽,不失细微,如是乃为良医。” 唐 王太真 《锺期听琴赋》:“愔愔泠泠,穷微达幽,一偶 钟生 之听,妙极而不周。”...
大河的意思:◎ 大河 dàhé(1) [Huanghe River]∶特指黄河大河下上,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2) [great river]∶亦指较大的河流...
惮劬的意思:害怕劳累。 明 刘基 《长安有狭邪行》:“所以狭路间,叠足不惮劬。”...
动植的意思:动物和植物。 南朝 宋 谢庄 《宋孝武帝哀策文》:“禎被动植,信洎翔泳。” 明 归有光 《二石说》:“至仁之泽,洋洋乎被动植矣。” 鲁迅 《书信集·致罗清桢》:“ 广东 的山水、风俗、动植,知道的人并不多。”...
冬除的意思:见“ 冬住 ”。...
方舆的意思:(1).指大地。《文选·束晳<补亡诗>之五》:“漫漫方舆,迴迴洪覆。” 李周翰 注:“方舆,地也。” 宋 欧阳修 《省试司空掌舆地图赋》:“穷人跡於遐域,包坤载於方舆。”《明史·外国传五·占城》:“别有占夺方舆之奏,微及父卒事。”(2).指地方政事。 明 区大相 《南行感怀》诗:“先朝烦镇守,重任典方舆。”...
飞扬的意思:[释义](动)向上飘起。 [构成]偏正式:飞〔扬 [例句]尘土飞扬。(作谓语)...
飞狐的意思:要隘名。在今 河北省 涞源县 北 蔚县 南。两崖峭立,一线微通,迤逦蜿蜒,百有馀里。为古代 河北平原 与北方边郡间的交通咽喉。《汉书·郦食其传》:“愿足下急復进兵……距 飞狐 之口,守 白马 之津,以示诸侯形制之势。” 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 飞狐 在 代郡 西南。”《文选·陆机<汉高祖功臣颂>》:“东规 白马 ,北距 飞狐 。” 吕延济 注:“ 飞狐 ,塞名也。” 南朝 梁 虞羲 《咏霍将军北伐诗》:“ 飞狐 白日晚, 澣海 愁云生。”...
膏腴的意思:◎ 膏腴 gāoyú[fertile] 肥沃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土地》...
膏腴的意思:◎ 膏腴 gāoyú[fertile] 肥沃今媪尊长安君之位,而封之以膏腴之地。——《战国策·赵策》他们进行了适度的深耕,撒下肥料,努力使土地变得膏腴起来。——《土地》...
古雪的意思:经久未化的积雪。 唐 李白 《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诗:“谿深古雪在,石断寒泉流。” 唐 孟郊 《送卢汀侍御》诗:“古雪无销鑠,新冰有堆填。” 清 汪懋麟 《画松歌寄渊公》诗:“氷枯霜裂古雪厚,六月对此疑穷冬。”...
古初的意思:(1).太古之时。《列子·汤问》:“ 殷汤 问于 夏革 曰:‘古初有物乎?’”(2).古时;往昔。 宋 王安石 《赐历日谢表》之一:“恭维皇帝陛下道迈古初,德绥方 夏 。”《宋史·礼志四》:“礼官不能推明经训,务合古初,反雷同其论以惑时主。” 章炳麟 《辨诗》:“自 王粲 而降,作者抗志,欲返古初,其辞安雅,而惰弛无节者众。”...
观游的意思:亦作“ 观游 ”。观赏游览。 汉 扬雄 《羽猎赋》:“罕徂离宫而輟观游,土事不饰,木功不彫。” 唐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驼 业种树,凡 长安 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明 刘基 《春秋明经·筑台于郎筑台于薛筑台于秦冬不雨》:“古者天子有灵臺以候天地,诸侯有时臺以候四时,夫岂以为观游之所哉!” 清 刘大櫆 《重修凤山台记》:“古之为臺者,以书云物;后之为臺者,以作观游。” 康有为 《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不得预享宴,不得出观游,不得出室门。”见“ 观游 ”。...
桧柏的意思:(1).桧和柏。 唐 方干 《赠诗僧怀静》诗:“坐夏莓苔合,行禪檜柏深。” 宋 苏轼 《灵璧张氏园亭记》:“椅桐檜柏,有山林之气。”(2).桧的一种。常绿灌木。俗称子孙柏。《尔雅翼·释木一》:“檜,今人亦谓之圆柏,以别於侧柏。又有一种别名檜柏,不甚长,其枝叶乍檜乍柏,一枝之间屡变,人家庭宇,植之以为玩。”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柏》:“松叶柏身者,樅也。松檜相半者,檜柏也。”...
国老的意思:(1).指告老退职的卿、大夫、士。《周礼·夏官·罗氏》:“中春,罗春鸟,献鳩以养国老。” 孙诒让 正义:“国老之内,以老、更为尤尊。”《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国老皆贺 子文 。” 孔颖达 疏:“《王制》云:‘ 有虞氏 养国老於上庠,养庶老於下庠。’然则国老者,国之卿大夫士之致仕者也。” 汉 贾谊 《治安策》:“春秋入学,坐国老,执酱而亲馈之,所以明有孝也。”(2).掌教化的官。《孔子家语·弟子行》:“宜为国老。” 王肃 注:“国老,助宣德教。”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国老 王喜 、廷掾 ...
国储的意思:(1).太子。《汉书·疏广传》:“太子国储副君,师友必於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 许 氏。” 宋 柳永 《玉楼春》词:“星闈上笏金章贵,重委外臺疏近侍,百常天阁旧通班,九岁国储新上计。”《明史·外国传一·朝鲜》:“时国储未建,中外恫疑。”(2).国家的储蓄。《隋书·食货志》:“常调之外,逐丰稔之处,折绢糴粟,以充国储。” 宋 梅尧臣 《许发运待制见过夜话》诗:“ 许公 运国储,岁入六百万……大计苟窘费,曷不使预算。”...
过迹的意思:亦作“ 过蹟 ”。1.过去的行迹。 唐 元稹 《遣病》诗:“前身为过跡,来世即前程。”(2).错误的行为。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驭衙役》:“而新充蠢朴之人,皆平日所颐指使,谅不敢举陈其过跡。”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刑名·款犯》:“ 吴 浙 之间,有等积年巨蠹,盘踞衙门,专通上下线索,勾连地方势豪,侦探官府短长,胥役所行过蹟,凭其喜怒,牵陷善良,取捕风捉影之事,作装头换面之谋。”见“ 过跡 ”。...
海隅的意思:◎ 海隅 hǎiyú[coastal areas] 临海的一定区域...
汉祖的意思:即 汉高祖 刘邦 。 汉 扬雄 《剧秦美新》:“会 汉祖 龙腾 丰 沛 ,奋迅 宛 叶 。” 唐 杜牧 《题青云馆》诗:“四皓有芝轻 汉祖 , 张仪 无地与 怀王 。” 清 阎尔梅 《歌风台》诗:“屋上龙交生 汉祖 ,山中蛇斩应 秦皇 。” 章炳麟 《文学总略》:“有韵文中,既録 汉祖 《大风》之曲,即《古诗十九首》亦皆入选。”...
好事的意思:[释义](1) (名)好事情;有益的事情。这是一件好事。(作宾语) (2) (名)旧时指慈善的事情。 (3) (名)〈书〉喜庆的事。 [构成]偏正式:好(事 [反义]坏事...
何如的意思:[释义](1) (代)怎么样。你先试验一下;何如?(作谓语) (2) (代)怎样的。我还不清楚他是何如人。(作定语) (3) (副)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如。与其靠外地供应;何如就地取材;自己制造。(作状语) [构成]偏正式:何〔如...
何其的意思:[释义](副)多么(表示程度深,多带有不以为然的口气)。 [构成]偏正式:何〔其 [例句]何其糊涂。(作状语)...
槐榆的意思:(1).槐树和榆树。《淮南子·俶真训》:“是故槐榆与橘柚,合而为兄弟; 有苗 与 三危 ,通为一家。” 南朝 陈 徐陵 《广州刺史欧阳頠德政碑》:“裁变槐榆,并賑宗亲。” 唐 韩愈 《示儿》诗:“西偏屋不多,槐榆翳空虚。”(2).古人钻木取火,四季所用木材不同,春用榆,冬用槐,因以之比喻时序。 唐 姚崇 《兖州都督于知微碑》:“俄丁穷罚,殆至灭性。虽槐榆屡变,而创痛犹殷。”...
怀襄的意思:见“ 怀山襄陵 ”。...
挥毫的意思:[释义](动)〈书〉指用毛笔写字或画画儿。 [构成]动宾式:挥|毫 [例句]他即兴挥毫作画。(作谓语)...
回崖的意思:曲折的山崖。 唐 李绅 《山出云》诗:“迴崖时掩鹤,幽涧或随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庙南西上层崖,有洞东向闢门,其上迴崖突兀,即 青玄洞 也。”...
跻攀的意思:亦作“ 躋扳 ”。犹攀登。 唐 杜甫 《白水县崔少府十九翁高斋三十韵》:“清晨陪躋攀,傲睨俯峭壁。” 宋 刘克庄 《沁园春·送孙季藩吊方漕西归》词:“儘缘云鸟道,躋攀絶顶。”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一·长白山》:“云雾开散, 长白山 歷歷分明,臣等不胜骇异。又正值一路,可以躋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捐科分》:“独癸巳诸君,躋扳尺寸,竭蹶终身。”...
将意的意思:表达心意。《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若以为奉承先志,理不可罢,则望閲诸府库,取服用玩好物以充用,才足将意便可,不须过为丰侈。”...
焦尾的意思:见“ 焦尾琴 ”。...
碣石的意思:(1).山名。在 河北省 昌黎县 北。 碣石山 馀脉的柱状石亦称 碣石 ,该石自 汉 末起已逐渐沉没海中。《书·禹贡》:“导 岍 及 岐 …… 太行 、 恒山 ,至于 碣石 ,入于海。”《汉书·武帝纪》:“行自 泰山 ,復东巡海上,至 碣石 。” 唐 韦应物 《弹棋歌》:“岂如 昆明 与 碣石 ,一箭飞中隔远天。” 明 王錂 《春芜记·献赋》:“似迢遥乘槎海畔,把 碣石 相望。” 毛泽东 《浪淘沙·北戴河》词:“往事越千年, 魏武 挥鞭,东临 碣石 有遗篇。”(2).指墓碑。 唐 司空图 《偶诗》...
九塞的意思:九个险阻的地方。《吕氏春秋·有始》:“山有九塞……何谓九塞? 大汾 、 冥阸 、 荆阮 、 方城 、 殽 、 井陘 、 令疵 、 句注 、 居庸 。”...
绝壁的意思:◎ 绝壁 juébì[precipice] 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至绝壁下。——宋· 苏轼《石钟山记》泊绝壁之下。悬崖绝壁...
夸蛾的意思:传说中的大力神。《列子·汤问》:“帝感其诚,命 夸蛾氏 二子负二山,一厝 朔 东,一厝 雍 南。自此 冀 之南, 汉 之阴,无陇断焉。” 唐 韩愈 《月蚀诗效玉川子作》:“终令 夸蛾 抉女出,卜师烧锥钻灼满板如星罗。”...
款冬的意思:◎ 款冬 kuǎndōng[coltsfoot]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Tussilago farfara ),叶有长柄,呈圆心脏形,开黄花。花叶都作药用,花能止咳祛痰,叶可解河豚毒...
来往的意思:◎ 来往 lái-wǎng(1) [come and go]∶来和去街上来往的人很多(2) [thoroughfare]∶通行翻修路面,禁止车辆来往(3) [contact;dealing;intercourse;mingle; transaction]∶联系、交往或接触——用于人他仅与那些百万富翁们来往(4) [about;around]∶左右;上下总不过二尺来往水...
连峰的意思:亦作“ 连峯 ”。连绵的山峰。 南朝 宋 谢灵运 《会吟行》:“连峯竞千仞,背流各百里。” 北周 庾信 《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横阶仍凿涧,对户即连峰。” 宋 苏辙 《游太山·四禅寺》诗:“古寺依巖根,连峯转相揖。” 郭沫若 《断断集·青年与文化》:“这种进展,就好像连峰一样,一个峰头接上一个更高的峰头。”...
流水的意思:◎ 流水 liúshuǐ(1) [running water]∶流动的水落花流水春去也。(2) [turnover in business]∶商店销售额流水收入(3) [in hurry]∶立即;赶快;急急忙忙他流水就说...
鹿豕的意思:(1).鹿和猪。比喻山野无知之物。《孟子·尽心上》:“ 舜 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於深山之野人者几希。” 清 方文 《访沉昆铜村居》诗:“天寒且作鱼龙卧,地僻应同鹿豕羣。”(2).比喻愚蠢的人。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惜此女蠢若鹿豕,惟知饱食酣眠。” 巴金 《雪》第六章:“他们一个个都是蠢如鹿豕的东西。”(3).比喻好群聚的人们。《孔丛子·儒服》:“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 清 钮琇 《觚賸·酒兵》:“人生鹿豕岂长聚,客散天涯我归 浙 。”...
蔓引的意思:牵连。《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元年》:“ 仲禧 偕 伊逊 鞫太子之狱,蔓引无辜,未尝雪正,为公论所不与。”...
蔓菁的意思:[释义](名)即芜菁,草本植物,块根肉质,扁球形或长形,可做蔬菜。联绵式。...
谩尔的意思:犹言聊复尔尔。谩,通“ 漫 ”。 宋 辛弃疾 《汉宫春·答吴子似总干和章》词:“人生谩尔,岂食鱼,必鱠之鱸?”...
冒雨的意思:◎ 冒雨 màoyǔ[brave the rain;in spite of the rain;wet] 顶着雨这个城市的居民冒雨欢迎我们...
绵亘的意思:[释义](形)接连不断(多指山脉等)。大别山~在河南、安徽和湖北三省的边界上。 [构成]并列式:绵+亘...
民食的意思:人民的食粮。《论语·尧曰》:“所重民食、丧、祭。”《汉书·文帝纪》:“将百官之奉养或费,无用之事或多与?何其民食之寡乏也!” 晋 束晳 《补亡诗·华黍》:“稸我王委,充我民食。”...
磨牙的意思:[释义](动)〈方〉多费口舌,无意义地争辩。 [构成]动宾式:磨|牙...
牟麦的意思:大麦,稞麦。牟,通“ 麰 ”。《诗·周颂·臣工》“於皇来牟” 汉 郑玄 笺:“於美乎赤乌,以牟麦俱来。”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麦》﹝释名﹞:“牟麦。麦之苗粒皆大於来,故得大名。牟亦大也。通作麰。”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一·大麦》﹝集解﹞引 陶弘景 曰:“今稞麦一名牟麦,似穬麦,惟皮薄尔。”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 西藏 ﹞土地磽确,栽种独宜青稞,上者止於牟麦,而秔稻不适於土宜。”...
木客的意思:(1).伐木工。 唐 张祜 《送韦整尉长沙》诗:“木客提蔬束,江乌接饭丸。” 宋 叶适 《祭刘酌甫文》:“邑庭百弓,莽焉空基。命为木客,随彼匠师。”(2).传说中的深山精怪,实则可能为久居深山的野人。因与世隔绝,故古人多有此附会。《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 晋 邓德明 《南康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巖絶峰然后居之。” 唐 皮日休 《寄琼州杨舍人》诗:“竹遇 竹王 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二:“松花酿仙酒,木客餽山飱。” 王十朋 注引 ...
蒲萄的意思:(1).见“ 葡萄 ”。(2).古代骏马名。...
杞梓的意思:(1).杞和梓。两木皆良材。《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晋 卿不如 楚 ,其大夫则贤,皆卿材也。如杞梓、皮革,自 楚 往也。虽 楚 有材, 晋 实用之。” 杜预 注:“杞、梓皆木名。”《北史·文苑传序》:“于时 陈郡 袁翻 ……彫琢琼瑶,刻削杞梓,并为龙光,俱称鸿翼。” 宋 司马光 《送李汝臣同年谪官导江主簿》诗:“良工构明堂,必不遗杞梓。” 明 方孝孺 《君子斋记》:“是以自少而至耄老,自恒人而至圣贤,如禾黍自盈寸之苗,而至於有秋;杞梓梗楠自拱把之植,而至於百围,盖有可必而不可诬者。”(2).比喻...
杞菊的意思:枸杞与菊花。其嫩芽、叶可食。菊,或说为菊花菜,即茼蒿。 唐 陆龟蒙 《杞菊赋》序:“ 天随子 宅荒,少墙屋,多隙地,著图书所前后皆树杞菊。夏苗恣肥日,得以採擷之,以供左右盃案。” 明 方孝孺 《味菜轩记》:“若 杜子美 於韮薤, 陆龟蒙 之於杞菊, 苏子瞻 之於芦菔、蔓菁,莫不遂称之见於咏歌。”...
岂但的意思:[释义](连)用反问的语气表示“不但”(表示意思进一层)。~你我不知道,恐怕连他自己也不清楚呢。 [构成]偏正式:岂(但...
千骑的意思:(1).形容人马很多。一人一马称为一骑。 南朝 梁简文帝 《採菊篇》诗:“东方千骑从驪驹,更不下山逢故夫。” 宋 王安石 《西帅》诗:“一丸岂虑封 函谷 ,千骑无由饮 渭桥 。”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蓉谪》:“儘自詡东方千骑,夫壻与人殊。”(2). 唐 武官名。《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 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 武后 改百骑曰千骑, 睿宗 又改千骑曰万骑。”参阅《通典·职官十》。...
晴虹的意思:灯的别名。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器用·灯》:“《韵府》:‘晴虹即灯也。’”...
秋刈的意思:犹秋收。 汉 王充 《论衡·逢遇》:“春种穀生,秋刈穀收。”...
畎亩的意思:◎ 畎亩 quǎnmǔ[field] 田地,田间,田野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告子下》...
三面的意思:(1).三个方向,三方面。《汉书·张良传》:“南有 巴 蜀 之饶,北有 胡 苑之利,阻三面而固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2).指传统戏剧中的丑角。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新城北录下》:“梨园以副末开场,为领班;副末以下,老生、正生、老外、大面、二面、三面七人,谓之男脚色。”...
森罗的意思:(1).纷然罗列。 唐 孙揆 《灵应传》:“轻裘大带、白玉横腰而森罗於堦下者,其数甚多。” 郭沫若 《女神·浴海》:“太阳当顶了!无限的 太平洋 鼓奏着男性的音调!万象森罗,一个圆形舞蹈!”(2).谓树木繁蔚杂陈。 唐 张九龄 《商洛山行怀古》诗:“硕人久沦谢,乔木自森罗。”《西游记》第二八回:“山路崎嶇,甚是难走,却又松林丛簇,树木森罗,切须仔细。”(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东阳 《灵寿杖歌》:“愿栽万本截万杖,穷巖阴谷生森罗。”...
珊瑚的意思:◎ 珊瑚 shānhú[coral] 许多珊瑚虫的骨骼聚集物,树状,供玩赏珊瑚,色赤,生于海,或生于山。——《说文》。按,似树,大者高三尺余,枝格交错,无叶,有青色者,曰琅玕。珊瑚在网:比喻有才学的人都被收罗来了...
山镇的意思:某一地区最有名的山。《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 扬州 ,其山镇曰 会稽 ,其泽藪曰 具区 。” 郑玄 注:“镇,名山安地德者也。” 孙诒让 正义:“此九州九山,亦并当州重大之名以镇安地域者,故尊之曰镇也。”...
山鬼的意思:(1).山神。《史记·秦始皇本纪》:“山鬼固不过知一岁事也。” 北齐 樊逊 《天保五年举秀才对策》:“山鬼效灵,海神率职。” 明 高启 《陪临川公游天池》诗:“客来岂先知,定有山鬼报。” 郭沫若 《屈原》第二幕:“第九人为山鬼,女像,面色蓝,手执桂枝。”(2).山精。传说中的一种独脚怪物。 南朝 宋 郑缉之 《永嘉郡记》:“ 安固县 有山鬼,形体如人而一脚,裁长一尺许,好噉盐,伐木人盐輒偷将去。不甚畏人,人亦不敢犯,犯之即不利也。喜於山涧中取食蟹。” 唐 杜甫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山鬼独...
山川的意思:◎ 山川 shānchuān[mountains and rivers—landscape] 山岳、江河祖国壮丽的山川...
设险的意思:谓利用险要之地建立防御工事。《易·坎》:“王公设险,以守其国。” 唐 柳宗元 《邠宁进奏院记》:“设险西陲,而戎虏伏息。” 清 夏炘 《学礼管释·释沟洫井田异制》:“一二百里之内,尚非难事,其必多为沟澮者,既有以备水旱,而设险守国之意即存乎其中。”...
圣主的意思:(1).对当代皇帝的尊称。《东观汉记·鲍永传》:“今圣主即位,天下已定,不降何待?” 唐 李白 《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我似浮云殢 吴 越 ,君逢圣主游丹闕,一振高名满帝都,归时还弄 峨眉 月。” 明 张居正 《陈六事疏》:“臣又自惟,幸得以经术遭逢圣主,备位辅弼。”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局诈》:“目下有某处将军缺,倘不吝重金,僕嘱内兄游扬圣主之前,此任可致。”(2).泛称英明的天子。《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汉 王褒 《圣主得贤臣颂》:“及其遇明...
生齿的意思:◎ 生齿 shēngchǐ[population]小孩长出乳齿,借指人口、家口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周礼·司民》。注:“男八月,女七月而生齿。”生齿日繁...
失道的意思:◎ 失道 shīdào(1) [be lost on the way]∶迷失道路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马中锡《中山狼传》(2) [unjust]∶违背道义;无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黍稷的意思:(1).黍和稷。为古代主要农作物。亦泛指五谷。《书·君陈》:“黍稷非馨,明德惟馨。” 晋 葛洪 《抱朴子·明本》:“珍黍稷之收,而不觉秀之者丰壤也。”(2).《诗·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后因以“黍稷”为感叹古今兴亡之典。 宋 韩琦 《寄题广信君四望亭》诗:“古道入秋漫黍稷,远坡乘晚下牛羊。” 王闿运 《上征赋》:“访故 宋 之殿闕兮,宜黍稷之离离。”参见“ 黍离麦秀 ”。...
霜梨的意思:即梨。梨在霜后收取,故称。 唐 李颀 《晚归东园》诗:“回云覆阴谷,返景照霜梨。” 唐 李白 《寻鲁城北范居士作》诗:“酒客爱秋蔬,山盘荐霜梨。” 王琦 注:“《齐民要术》:藏梨法,初霜后即收。” 唐 陆龟蒙 《袭美以春橘见惠兼之雅篇因次韵酬谢》:“堪居 汉 苑霜梨上,合在仙家火枣前。”...
水碧的意思:玉之一种。系水晶一类的矿物,又名碧玉。《山海经·东山经》:“ 耿山 无草木,多水碧。” 郭璞 注:“亦水玉类。” 唐 李贺 《老夫采玉歌》:“採玉採玉须水碧,琢作步摇徒好色。” 明 宋濂 《送方生还宁海》诗:“水碧与金膏,价重骇见闻。” 王闿运 《余世松诔》:“水碧金膏,非几席之玩;醴泉玉烛,无时日之期。”...
司徒的意思:(1).官名。相传 少昊 始置, 唐 虞 因之。 周 时为六卿之一,曰地官大司徒。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的教化。 汉哀帝 元寿 二年,改丞相为大司徒,与大司马、大司空并列三公。 东汉 时改称司徒。历代因之, 明 废。后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徒。 明 伊耕 《春怀》诗:“转输坐见司徒急,经略亲看相国行。”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听稗》:“先祖太常,家父司徒,久树东林之帜;选诗 云间 ,征文 白下 ,新登復社之坛。” 王季思 注:“父名 恂 ,官至户部尚书。这职位大略和古代的司徒相近,因此称他作司徒。”参阅...
松根的意思:(1).松树的根。 唐 王绩 《游北山赋》:“杞叶煎羹,松根溜醥。” 宋 唐慎微 《重修政和证类本草·木·松脂》:“松根白皮,主辟穀不饥。”(2).手指关节的隐语。《全唐诗》卷八七九载《招手令》:“亚其虎膺,曲其松根。”...
陶穴的意思:(1).古代凿地而成的土室。《诗·大雅·緜》:“ 古公亶父 ,陶復陶穴,未有家室。” 毛 传:“陶其壤而穴之。” 郑玄 笺:“凿地曰穴,皆如陶然。” 高亨 注:“向下掏的洞叫做穴,即地洞。”《太平御览》卷六一八引 晋 伏滔 《北征记》:“ 皇天坞 北,古时陶穴。 晋 时有人逐狐入穴,行十里许,得书二千餘卷。” 清 孙枝蔚 《避乱杂述》诗之一:“夜行昼仍伏,陶穴暂可处。不道腹中饥,但言行路苦。”(2).指墓穴。 宋 苏轼 《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六:“依山作陶穴,掩此暴骨横。” 宋 苏轼 《徐州祭枯...
天下的意思:[释义](1) (名)基本义:指中国或世界。 (2) (名)指国家的统治权。 [构成]偏正式:天(下 [例句]天下无奇不有。(作主语)天下的百姓都盼望有好官当政。(作定语)...
天衢的意思:(1).天空广阔,任意通行,如世之广衢,故称天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时序》:“驭飞龙於天衢,驾騏驥於万里。” 唐 皎然 《奉陪郑使君谔游太湖至洞庭山登真观却望湖水》诗:“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 清 黄遵宪 《病中纪梦述梁任父》诗:“道逢两神人,排云上天衢。”(2).京都。《文选·张衡<西京赋>》:“岂伊不虔思于天衢,岂伊不怀归于枌榆。” 刘良 注:“天衢, 洛阳 也。”《三国志·吴志·胡综传》:“远处 河朔 ,天衢隔絶。” 唐 陈子昂 《申宗人寃狱书》:“天衢得以清泰,万国得以欢...
天堑的意思:[释义](名)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大沟,多指长江,形容地势的险要。 [构成]偏正式:天(堑 [例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作主语)长江自古被称为天堑。(作宾语)...
土壤的意思:[释义](名)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能生长植物。 [构成]并列式:土+壤 [例句]东北土壤肥沃。(作主语)...
土贡的意思:古代臣民或藩属向君主进献的土产。语出《书·禹贡》:“ 禹 别九州,随山浚川,任土作贡。”《汉书·匈奴传下》:“物土贡,制外内。” 颜师古 注:“物土贡者,各因其土所生之物而贡之也。” 宋 曾巩 《福州拟贡荔枝状》:“臣窃以《禹贡》 扬州 ‘厥包橘柚锡贡’,则百果之实列於土贡,所从来已久。”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土贡》:“土贡,诸州岁贡土产之物也。即 夏禹 ‘任土作贡’之义。”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田制三》:“ 嘉靖 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
万夫的意思:万人;万民;众人。《书·咸有一德》:“万夫之长,可以观政。” 晋 陆机 《拟古·东城一何高》诗:“一唱万夫叹,再唱梁尘飞。” 唐 杜甫 《将适吴楚留别章使君留后兼幕府诸公》诗:“近辞痛饮徒,折节万夫后。” 明 刘基 《郁离子·省敌》:“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为国的意思:治国。《论语·里仁》:“能以礼让为国乎?” 邢昺 疏:“为,犹治也。”《战国策·秦策三》:“善为国者,内固其威,而外重其权。”《管子·国蓄》:“凡将为国,不通於轻重,不可为笼以守民。” 清 姚康 《<嵞山集>序》:“顾 楚 之为国, 唐 之为天下,当其时皆何如?”...
文皇的意思:(1).指 三国 魏文帝 曹丕 。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诔碑》:“ 文皇 誄末,旨言自陈,其乖甚矣。”(2).指 唐 太宗 李世民 。因 太宗 谥 文武大圣皇帝 故称。 唐 罗隐 《闻大驾巡幸》诗:“静思贵族谋身易,危觉 文皇 创业难。”《宋史·寇准传》:“上由是嘉之曰:朕得 寇準 ,犹 文皇 之得 魏徵 也。”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维扬生》:“昔 虬髯客 志在天下,一旦见 文皇 ,自惭不逮,甘心逊避。”...
五谷的意思:[释义](名)古书中一般指稻、菽、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 [构成]偏正式:五(谷 [例句]我们要多吃些五谷杂粮。(作定语)...
乌巾的意思:黑头巾。即乌角巾。古代多为隐居不仕者的帽子。 南朝 宋 羊欣 《采古来能书人名》:“ 吴 时 张弘 好学不仕,常著乌巾,时人号为 张乌巾 。” 唐 杜甫 《奉陪郑驸马韦曲》诗之一:“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 仇兆鳌 注:“《南史》:‘ 刘巖 隐逸不仕,常著緇衣小乌巾。’” 宋 张孝祥 《念奴娇·欲雪再和呈朱漕元顺》词:“忍冻推敲清兴满,风里乌巾猎猎。”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侦戏》:“草堂图裡乌巾岸,好指点银筝红板。”...
霞表的意思:云霞之外,高空。亦喻远离尘俗之处。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明寺》:“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金盘宝鐸,焕烂霞表。” 唐 柳宗元 《湘口馆潇湘二水所会》诗:“高馆轩霞表,危楼临山隈。” 明 顾璘 《国宝新编》:“﹝ 郑善夫 ﹞虽才韵弗充,而古色精言,高映霞表,飘飘然有逍遥远举之志。” 清 郑燮 《瑞鹤仙·僧家》词:“非矫,也亲贵胄,也踏红尘,终归霞表。”...
夏书的意思:指记载 夏 代史事的书。《尚书》中《禹贡》、《甘誓》、《五子之歌》、《胤征》共四篇,旧亦称《夏书》。近人多以《禹贡》为后人所作,《五子之歌》和《胤征》为伪《古文尚书》,《甘誓》可能本是《商书》的一部分。《左传·僖公二十七年》:“《夏书》曰:‘赋纳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杨伯峻 注:“三句在今《尚书·益稷》。”《国语·周语上》:“《夏书》有之曰:‘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无与守邦。’” 韦昭 注:“《夏书》,逸《书》也。”...
橡栗的意思:栎树的果实。含淀粉,可食,味苦。也叫橡实、橡子、橡果。《庄子·盗跖》:“昼拾橡栗,暮栖木上,故命之曰 有巢氏 之民。” 唐 杜甫 《北征》诗:“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 清 赵翼 《静观》诗之二五:“食不如橡栗,衣不如紵麻。”...
向日的意思:◎ 向日 xiàngrì(1) [in former days] 往日;从前向日所议非小女,原是舍甥女。——《玉娇梨》(2) [to sun]∶朝着太阳;面对太阳...
啸呼的意思:谓长啸大呼。《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 王逸 注:“长啸大呼,以招君也。” 唐 柳宗元 《憎王孙文》:“木实未熟,﹝猨﹞相与视之谨;既熟,啸呼羣萃,然后食,衎衎焉。” 宋 郭彖 《睽车志》卷三:“见一舟甚长,旌旗闪烁,两舷坐数十百人,啸呼鼓棹疾进。”...
萧森的意思:(1).草木茂密貌。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堂宇宏美,林木萧森。” 宋 司马光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密叶萧森翠幕紆,蹔来犹恨不长居。” 明 何景明 《怀化驿芭蕉》诗:“孟夏日初赫,萧森蔽炎光。”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地上是百花灿烂的郊原,眼前是原始的林木萧森。”(2).草木凋零衰败貌。 唐 张九龄 《郡舍南有园畦杂树聊以永日》诗:“江城何寂歷,秋树亦萧森。” 宋 陆游 《秋思绝句》:“一片云深更作阴,东轩草树共萧森。” 明 何景明 《九日黔国后园》诗之二...
星躔的意思:日月星辰运行的度次。 南朝 梁武帝 《阊阖篇》:“长旗扫月窟,凤迹辗星躔。”《旧唐书·文宗纪下》:“德有所未至,信有所未孚,灾气上腾,天文謫见,再周期月,重扰星躔。” 宋 辛弃疾 《归朝欢》词:“有时光彩射星躔,何人汗简讎 天禄 ?” 明 唐顺之 《送蒋尉赴金华》诗:“分野应星躔, 金华 婺女边。” 清 高其倬 《望雪山》诗:“竖指数峰插霄汉,如坐井底窥星躔。”...
形胜的意思:(1).谓地理位置优越,地势险要。《荀子·强国》:“其固塞险,形埶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史记·高祖本纪》:“ 秦 ,形胜之国,带 河 山 之险,县隔千里。”《周书·齐炀王宪传》:“初,平 蜀 之后, 太祖 以其形胜之地,不欲使宿将居之。”(2).指险要之地。《魏书·杨侃传》:“ 白捺 小城,本非形胜。”《明史·太祖纪一》:“天下形胜入我掌握,然后进兵。” 郭孝成 《陕西光复记》:“ 秦 陇 据天下之上游,佔西北之形胜。”(3).谓山川壮美。《魏书·冯亮传》:“ 世宗 给其工力,令与...
行迈的意思:行走不止;远行。《诗·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马瑞辰 通释:“迈亦为行,对行言,则为远行。行迈连言,犹《古诗》云‘行行重行行’也。” 汉 王充 《论衡·指瑞》:“实者驎至,无所为来,常有之物也,行迈 鲁 泽之中,而 鲁国 见其物遭获之也。” 唐 杜甫 《催宗文树鸡栅》诗:“吾衰怯行迈,旅次展崩迫。” 明 杨士奇 《汉江夜泛》诗:“悠悠念行迈,慊慊怀所懽。” 周咏康 《杂诗》:“行迈多伤感,凄愴理素琴,一弹再三嘆,哀响入云岑。”参见“ 行行 ”。...
行车的意思:◎ 行车 xíngchē[drive a vehicle] 驱车向前这是沼泽地带,不能行车...
雄壮的意思:◎ 雄壮 xióngzhuàng[full of power and grandeur] 勇武壮盛...
秀异的意思:◎ 秀异 xiùyì[extremely outstanding] 优异特出他是这群孩子中最秀异的...
喧啾的意思:(1).喧闹嘈杂。 唐 韩愈 《听颖师弹琴》诗:“喧啾百鸟羣,忽见孤凤凰。” 宋 文天祥 《<至扬州>诗序》:“忽闻人声喧啾甚,自壁窥之,乃北骑数千自东而西。” 清 唐孙华 《闲居写怀》诗之九:“后堂颇爽塏,亦足避喧啾。”(2).犹喧赫。 明 唐寅 《世情歌》:“桑田变海海为洲,昔时声势空喧啾。”...
烟霞的意思:◎ 烟霞 yānxiá[mist and clouds in the twilight] 烟雾和云霞,也指“山水胜景”...
阳坡的意思:◎ 阳坡 yángpō(1) [slope facing south]∶南侧的山坡——主要用于中国的山脉(2) [adret]∶白天可充分接受阳光照射的山坡——主要用于阿尔卑斯山脉...
羊肠的意思:(1).喻指狭窄曲折的小路。《尉缭子·兵谈》:“兵之所及,羊肠亦胜,锯齿亦胜,缘山亦胜,入谷亦胜。” 唐 杜甫 《喜闻官军已临贼境》诗:“路失羊肠险,云横雉尾高。” 清 陈维崧 《青玉案·移寓积翠阁用艺香词韵》词:“梯空架就羊肠路,领俊鶻,穿烟去。”如:羊肠小道。(2).山名。《楚辞·大招》:“西薄 羊肠 ,东穷海只。” 洪兴祖 补注:“《战国策》注云: 羊肠 , 赵 险塞名,山形屈辟,状如羊肠。今在 太原 晋阳 之西北。”《吕氏春秋·有始》:“何谓九山? 会稽 、 太山 、 王屋 、 首山 、 太...
疑城的意思:为迷惑敌人而假设的城堡。《三国志·吴志·吴主传》“ 魏文帝 出 广陵 ” 裴松之 注引 晋 干宝 《晋纪》:“ 魏文帝 之在 广陵 , 吴 人大骇,乃临 江 为疑城,自 石头 至于 江乘 ,车以木楨,衣以苇席,加采饰焉,一夕而成。 魏 人自 江 西望,甚惮之,遂退军。” 清 吴伟业 《读史杂感》诗之十:“怪石千滩险,疑城百里高。”...
意气的意思:◎ 意气 yìqì(1) [will and spirit]∶志向与气概意气风发意气扬扬。——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2) [spirit;expression]∶精神;神色意气自若。——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意气之盛。——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3) [interest]∶志趣意气投合(4) [personal prejudice]∶偏激、任性的情绪意气用事...
阴阳的意思:◎ 阴阳 yīn-yáng(1) [ Yin and yang ,the two opposing principles in nature,the former feminine and nagative and the latter masculine and positive] (2) 古代哲学概念。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把矛盾运动中的万事万物概括为“阴”、“阳”两个对立的范畴,并以双方变化的原理来说明物质世界的运动阴阳易位。——《楚辞...
应时的意思:◎ 应时 yìngshí(1) [in season;seasonable]∶合于时令的应时小菜(2) [at once;immediately]∶立时;立刻;马上车子一歪,应时他就摔了下来...
悠然的意思:◎ 悠然 yōurán(1) [be carefree and content]∶安闲、闲适的样子悠然自得(2) [profound and lasting]∶深远的样子(3) [far-reaching]∶形容韵味未尽余韵悠然(4) [far away;long;distant]∶久远的样子;辽阔的样子年代悠然...
幽都的意思:(1).北方之地。《书·尧典》:“申命 和叔 宅朔方,曰幽都。” 孔 传:“北称幽,则南称明,从可知也。都,谓所聚也。” 蔡沉 集传:“朔方,北荒之地……日行至是,则沦於地中,万象幽暗,故曰幽都。”《淮南子·修务训》:“北抚幽都,南道 交趾 。” 高诱 注:“阴气所聚,故曰幽都,今 雁门 以北是。”《汉书·扬雄传下》:“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回戈邪指, 南越 相夷。” 颜师古 注:“幽都,北方,谓 匈奴 。”(2).谓阴间都府。《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 王逸 注:“幽都,地下后土所治...
由来的意思:◎ 由来 yóulái(1) [origin](2) 事情发生的原因(3) 历来;自始以来;从发生到目前由来已久...
禹绩的意思: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诗·大雅·文王有声》:“ 丰水 东注,维 禹 之绩。” 毛 传:“绩,业。” 郑玄 笺:“ 禹 治之,使入 渭 东注于 河 , 禹 之功也。” 汉 阮瑀 《纪征赋》:“遂临 河 而就济,瞻 禹 绩之茫茫。” 宋 曾巩 《黄河》:“宜博求能疏川浚 河 者,与之虑定,然后施功,则可以下安元元,上追 禹 绩矣。”...
郁纡的意思:(1).忧思萦绕貌。《文选·曹植<赠白马王彪>诗》:“鬱紆将何念,亲爱在离居。” 李周翰 注:“鬱紆,愁思繁也。” 唐 权德舆 《奉和许阁老》诗:“故国方迢递,羈愁自鬱紆。” 明 郑若庸 《玉玦记·送行》:“伤离復伤离,别后增鬱紆。”(2).盘曲迂回貌。 唐 魏徵 《述怀》诗:“鬱紆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四》:“石峰离立,色青白成纹,态鬱紆若鏤刻。” 清 周亮工 《金陵览古诗》序:“故其山鬱紆而妍媚,其水浩瀚而澂鲜。”(3).形容烟气浓郁缭绕。 唐 杜甫 ...
於菟的意思:◎ 於菟 wūtú[tiger] 古时楚国人对“虎”的称呼...
羽扇的意思:◎ 羽扇 yǔshàn[feather fan] 用鸟羽制成的扇子...
宇宙的意思:◎ 宇宙 yǔzhòu(1) [in the universe](2) 包括一切天体的无限空间(3) “宇”指无限空间,“宙”指无限时间。一切物质及其存在形式的总体。哲学上又叫“世界”...
云端的意思:◎ 云端 yúnduān[high in the clouds] 云上,云中飞机从云端飞来...
湛卢的意思:(1).古代宝剑名。传为 春秋 时 欧冶子 所铸。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欧冶 乃因天之精神,悉其伎巧,造为大刑三,小刑二:一曰湛卢,二曰纯钧,三曰胜邪,四曰鱼肠,五曰巨闕。”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三》:“古之利器, 吴 楚 湛卢, 大夏 龙雀,名冠神都。”(2).泛指宝剑。 唐 杜甫 《大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四十韵》:“朝士兼戎服,君王按湛卢。”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三二:“迢迢望气中原夜,又有湛卢剑倚门。” 郑泽 《登楼叹》诗:“何当淬我湛卢剑,乘风涛兮斩长鲸。...
峥嵘的意思:◎ 峥嵘 zhēngróng(1) [towering;be lofty and steep]∶形容山的高峻突兀或建筑物的高大耸立(2) [lofty and steep peak]∶高峻的山峰敢请相公平贼后,暂携诸吏上峥嵘。——唐· 韩愈《奉和裴相公东征途经女儿山下作》(3) [high and open]∶高爽空旷举目四顾,霜天峥嵘。——唐· 李白《金陵与诸贤送权十一序》(4) [be big and strong]∶魁梧形容典雅,体段峥嵘。——《西游记》(5) [extraordina...
重渊的意思:(1).《庄子·列御寇》:“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渊。”后遂以“重渊”指深渊。 汉 班固 《答宾戏》:“欲从堥敦而度高乎 泰山 ,怀氿滥而测深乎重渊。” 晋 陆机 《文赋》:“於是沉辞怫悦,若游鱼衔钩而出重渊之深。”(2).引申为极深极低处。 宋 范仲淹 《南京书院题名记》:“﹝文学之器﹞或峻于层云,或深于重渊。”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东俯 放光寺 ,如在重渊之下。”...
钟秀的意思:聚集灵秀之气。 唐 柳宗元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苍翠诡状,綺綰绣错,盖天钟秀於是,不限於遐裔也。” 清 唐孙华 《酬徐薲洲侍郎》诗:“孕奇钟秀异人出,词华哲匠多精能。”...
中域的意思:(1).宇内,国中。 汉 张衡 《温泉赋》:“览中域之珍怪兮,无斯水之神灵。”(2).犹言中原地区。 三国 魏 曹丕 《柳赋》:“伊中域之伟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晋 皇甫谧 《三都赋序》:“ 长卿 之儔,过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晋书·华谭传》:“秀异固产於方外,不出於中域也。”...
主家的意思:指家庭的主人或主持人。...
卓落的意思:卓荦,高超不凡。 明 唐寅 《与文徵明书》:“ 贾生 流放,文词卓落。” 明 周履靖 《野人清啸》卷上:“据梧吟好句,卓落远尘心。”...
左右的意思:左右表示大致的范围或数量,也可以表示左边和右边。...
白羽扇的意思:(1).特指古代军中主将用来指挥作战的白色羽毛扇。《太平御览》卷七○二引 晋 裴启 《语林》:“ 诸葛武侯 与 宣王 ( 司马懿 )在 渭 滨将战, 武侯 乘素舆,葛巾,白羽扇,指挥三军,三军皆随其进止。”《晋书·陈敏传》:“ 敏 率万餘人将与 卓 ( 甘卓 )战,未获济, 荣 ( 顾荣 )以白羽扇麾之, 敏 众溃散。” 南朝 梁简文帝 《赋得白羽扇》诗:“可怜白羽扇,却暑復来氛;终无 顾庶子 ( 顾荣 ),谁为一挥军。” 宋 陆游 《秋思》诗:“破虏谁持白羽扇,从军曾拥緑沉枪。”(2).泛指白色的...
家天下的意思:◎ 家天下 jiātiānxià[one family dominates the whole nation;nepotism] 指帝王把国家作为一家的私产,世代相传,后来也指一家人独霸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