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照东西两轩有红梅及千叶缃梅未经题咏倒用前韵各赋五首(其五)
宋 · 张镃
方诸台耸日边云,望拜青童上相君。
侍女百千皆绛服,恰如檐外树纷纷。
侍女百千皆绛服,恰如檐外树纷纷。
注释
方诸台:古代神话中的仙台。日边云:太阳附近的云彩,象征仙境。
青童上相君:青童仙人,道教中的重要神灵,此处指代尊贵的引导者。
侍女:随从或侍奉的人。
百千:极言众多。
绛服:深红色的衣服,古代官服或祭祀时的服饰。
檐外树纷纷:形容树木众多,如同屋檐外的景象。
翻译
方诸台上云雾缭绕,犹如太阳边的仙人楼阁。我向那青童仙人礼拜,他是我的尊贵引导者。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盛世景象的诗句,通过对宫殿、云彩、侍女和花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个繁华而又宁静的画面。
"方诸台耸日边云"一句,设定了高远宏伟的宫殿,它直插云端,与太阳相接,彰显出一种超凡脱俗之感。"望拜青童上相君"则透露出诗人对尊贵者的仰望和敬拜,这里的"青童"可能指的是年轻貌美的侍卫或仙童,他们在高处接受朝拜,显示了一种天上的神圣。
接下来的"侍女百千皆绛服"描绘了宫中的侍女如云,如同繁星般众多,她们都身着绛色服饰,显得庄重而统一。最后的"恰如檐外树纷纷"则将这群侍女比作屋檐之下的树木,枝叶茂密而有序,这种比喻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生机。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宏大建筑、美好服饰和繁茂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接近仙境的意境。这样的构图和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手法,用以表达对理想世界的向往和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