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其一)赏析

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其一)

唐 · 罗隐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
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
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

注释

子仪:李光弼,唐代名将。
浑瑊:唐代将领,与子仪同为名将。
西幸:古代帝王出巡或避难往西,此处指武则天。
旰食:天色已晚还在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真将:真正能担当重任的将领。
畋游:打猎游乐,古代帝王的一种活动。
假王:被临时封赏的王爵。
巡狩:古代帝王出行考察民情。
绿槐:绿色的槐树,象征历史遗迹。
驿:古代传递政府文书或官员出行住宿的地方。
荒凉:形容景象冷落、无人照管。

翻译

李光弼(子仪)若不振作,浑瑊(将领名)就会灭亡,西去长安谁能跟随武则天(武皇)。
虽然天下视为一家并未走远,但各地战乱不断,实在难以防范。
听说皇上日夜忧虑,渴望找到真正的将领,或许会在狩猎时封赏权臣。
应该会感慨两朝皇帝巡狩的遗迹,如今绿槐依旧,驿站却已荒凉无人问津。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罗隐的作品,名为《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四首·其一》。诗中的语言质朴古拙,感情真挚,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动荡和个人遭遇的深刻感慨。

"子仪不起浑瑊亡,西幸谁人从武皇":这里借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政治局势的无奈。子仪指的是唐朝名将郭子仪,他曾经抵抗过吐蕃的侵犯,但在诗中被描绘为不再起事;浑瑊则是唐代著名的边塞,代表着国家的西疆防御线。"谁人从武皇"表达了对能够像古代英主那样威慑四方的人物的渴望。

"四海为家虽未远,九州多事竟难防":诗人以"四海为家"来强调自己的国家观念,但同时也感受到尽管理想是统一广阔的疆域,实际上却面临着种种困难和挑战,形势复杂,问题层出不穷。

"已闻旰食思真将,会待畋游致假王":"旰食"指的是皇帝享用的晚餐,"真将"则是对理想中的英雄人物的称呼。诗人表达了自己渴望像这样的英雄人物出现,以解决当前的困境。"会待畋游致假王"则是在期待着能够在某种情况下(如皇帝出行狩猎之时),有机会向君主展示自己的才能,或许能得到提拔。

"应感两朝巡狩迹,绿槐端正驿荒凉":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观察,感慨万千。"两朝巡狩迹"指的是历代帝王出行狩猎时留下的足迹,而这些都已成为历史的尘埃。绿槐端正驿荒凉,则是对当下某个驿站景象的描写,反映了边塞的萧瑟与衰败。

整首诗通过对英雄人物的怀念、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历史意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