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丈良臣诞弥令日谨拜手而献颂曰
风姿飘然,野鹤孤云。
古有逸士,今具其真。
四海鼎沸,克全厥身。
我知天意,未丧斯文。
不辱其身,不降其志。
道维守一,过能不贰。
明是辨非,存真去伪。
渊明不仕,岂其本意。
于嗟麟凤,不为世瑞。
萧然环堵,诗书自怡。
耕田而食,纺绩而衣。
素琴挂壁,白酒盈卮。
动容言行,一国之师。
苟微斯人,吾谁与归。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名为陈丈良臣的人物,他坚守仁义之道,风度翩翩,如同独立于世的野鹤和孤云。诗中提到,陈丈良臣如同古代的隐士,能够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辱其身,不降其志。他坚持道守一,有过错能改正,明辨是非,保持真实,去除虚假。诗中还提到陶渊明不仕之事,并以麟凤不为世瑞来比喻陈丈良臣的高尚品质。陈丈良臣的生活简朴,却以诗书自乐,耕田纺绩自给自足,他的言行举止如同国家的老师。在没有这样的人时,诗人不知与谁同行。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类比,高度赞扬了陈丈良臣的道德品质和生活态度。
词语解释
白酒的意思:◎ 白酒 báijiǔ[arrack;white spirit mainly distilled from sorghum or maize;samshu] 中国通常用大米、高粱等通过酿造和蒸馏所得的一种烈酒...
本意的意思:[释义](名)原来的意思或意图。 [构成]偏正式:本(意 [例句]项庄舞剑;本意却在沛公。(作主语)...
不为的意思:(1).不做;不干。《诗·卫风·淇奥》:“善戏謔矣,不为虐兮。”《孟子·梁惠王上》:“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 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立言者既莫之拒而不为;又以其子孙之所请也,书其恶焉则人情之所不得,於是乎铭始不实。”(2).谓收成不好。《墨子·杂守》:“令民家有三年畜蔬食以备湛旱、岁不为。” 王念孙 《读书杂志·墨子六》:“‘岁不为’,犹《玉藻》言年不顺成也。”《淮南子·本经训》:“是故上下离心,气乃上蒸,君臣不和,五穀不为。” 高诱 注:“不为,不成也。”(3)...
不辱的意思:(1).不辱没。《论语·子路》:“使於四方,不辱君命。”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 南朝 宋 傅亮 《为宋公求加赠刘前军表》:“出征入辅,幸不辱命。”(2).不耻辱。 唐 韩愈 《送区弘南归》诗:“服役不辱言不讥,从我 荆州 来京畿。”...
不贰的意思:(1).专一,无二心。《左传·昭公十三年》:“君苟有信,诸侯不贰,何患焉?”《楚辞·九章·惜诵》:“事君而不贰兮,迷不知宠之门。” 元 刘壎 《隐居通议·诗歌五》:“﹝ 严续 ﹞为 元宗景 所知,两登相位,尽忠不贰。” 鲁迅 《华盖集续编·记发薪》:“不过临时发布‘亲领’命令的施主却还有,只是已非善于索薪的骁将,而是天天‘画到’,未曾另谋生活的‘不贰之臣’了。”(2).一律;没有差异。《管子·轻重乙》:“ 桓公 曰:‘然则衡数不可调耶?’ 管子 对曰:‘不可调。调则澄,澄则常,常则高下不贰,高下不贰则万...
鼎沸的意思:[释义](形)〈书〉形容喧闹、混乱,像水在锅里沸腾的样子。 [构成]主谓式:鼎|沸 [例句]人声鼎沸。(作谓语)...
动容的意思:◎ 动容 dòngróng[change countenance;be visibly moved] 脸上显露出受了感动的表情...
纺绩的意思:把丝麻等纤维纺成纱或线。古代纺指纺丝,绩指缉麻。《管子·轻重乙》:“大冬营室中,女事纺绩缉缕之所作也,此之谓冬之秋。”《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是之时,男子疾耕不足于糟穅,女子纺绩不足于盖形。”《南史·夷貊传上·扶南国》:“復东行 涨海 千餘里,至 自然大洲 ,其上有树生火中,洲左近人剥取其皮,纺绩作布,以为手巾。” 宋 梅尧臣 《和孙端叟蚕具·纺车》:“蚕月必纺绩,丝车方挑掷。”《红楼梦》第四回:“﹝ 李守中 ﹞生了 李氏 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 许地山 《桃金娘》:“她也不...
风姿的意思:[释义](名)风度姿态。 [构成]并列式:风+姿 [例句]风姿秀逸。(作主语)...
耕田的意思:◎ 耕田 gēngtián[till the field;engage in farming] 犁地,耕种田地...
孤云的意思:(1).单独飘浮的云片。 唐 李白 《独坐敬亭山》诗:“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唐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诗:“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宋 苏轼 《虔州八境图》诗之二:“勌客登临无限思,孤云落日是 长安 。” 明 范受益 王錂 《寻亲记·相逢》:“思亲回首望孤云,回首望孤云。”(2).比喻贫寒或客居的人。《文选·陶潜<咏贫士>》:“万族各有託,孤云独无依。” 李善 注:“孤云,喻贫士也。” 宋 范仲淹 《送徐登山人》诗:“今日江南行,孤云无繫程。”...
挂壁的意思:挂于壁上。比喻搁置不用。《北齐书·文苑传·樊逊》:“詔书挂壁,有善而莫遵;姦吏到门,无求而不可。”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下》:“至如 汉 代《公羊》,擅名三传, 晋 年《庄子》,高视六经,今并挂壁不行,缀旒无絶。” 宋 陆游 《秋思》诗之五:“书生饿死寻常事,那得重弹挂壁冠。”...
鹤孤的意思:谓孤寂。鹤性孤高,故称。 宋 苏轼 《次韵刘景文见寄》:“细看落墨皆松瘦,想见掀髯正鹤孤。” 金 元好问 《病中》诗:“风柳留蝉蜕,霜松映鹤孤。”...
环堵的意思:(1).四周环着每面一方丈的土墙。形容狭小、简陋的居室。《礼记·儒行》:“儒者有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郑玄 注:“环堵,面一堵也。五版为堵,五堵为雉。”《淮南子·原道训》:“环堵之室,茨之以生茅,蓬户瓮牖,揉桑为枢。” 高诱 注:“堵长一丈,高一丈,故曰环堵,言其小也。” 唐 杜甫 《寄柏学士林居》诗:“几时高议排金门,各使苍生有环堵。” 康有为 《陕西第一次讲演》:“凡为家人者,处环堵之中,有父母兄弟妻子之乐,即有父母兄弟妻子之忧。”(2).指贫穷人家。 清 唐甄 《潜书·去奴》:“环堵之子,不可...
矫矫的意思:◎ 矫矫 jiǎojiǎo(1) [gallant]∶形容英勇威武矫矫大将(2) [preeminent]∶超凡脱俗,不同凡响矫矫不群...
麟凤的意思:(1).麒麟和凤凰。《文选·汉武帝<贤良诏>》:“麟凤在郊藪, 河 洛 出图书,呜呼,何施而臻此乎?” 李善 注引《礼记》:“圣王所以顺,故凤凰騏麟,皆在郊藪。”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知音》:“夫麟凤与麏雉悬絶,珠玉与砾石超殊,白日垂其照,青眸写其形。”《旧唐书·文苑传上·杨炯》:“而云麟凤有四灵之名,玄龟有负图之应。” 周咏 《杂诗》:“荆棘满中原,麟凤絶郊藪。”(2).比喻才智出众的人。 南唐 陈陶 《闲居杂兴》诗之二:“中原莫道无麟凤,自是皇家结网疎。”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
能不的意思:(1).犹言而不。《诗·卫风·芄兰》:“虽则佩觿,能不我知!” 马瑞辰 通释:“按能字古读若耐,声与乃相近,而义亦同。能即乃也,乃犹而也。言虽则佩觿,而不我知也。”(2).岂能不。谓不能不。 唐 白居易 《忆江南》词之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緑如蓝,能不忆江南!”同“ 能否 ”。《史记·淮阴侯列传》:“上常从容与 信 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飘然的意思:◎ 飘然 piāorán(1) [waver]∶形容飘摇的样子(2) [flare]∶形容轻飘飘像要飞扬的样子飘然欲仙(3) [relaxed;light]∶形容心情轻松的样子...
岂其的意思:(1).犹何必。《诗·陈风·衡门》:“岂其食鱼,必河之魴。岂其取妻,必 齐 之 姜 。” 郑玄 笺:“此言何必河之魴然后可食,取其口美而已;何必大国之女然后可妻,亦取贞顺而已。”《汉书·王贡两龚鲍传序》:“ 谷口 郑子真 不詘其志,耕於巖石之下,名震於京师,岂其卿?岂其卿?” 清 李调元 《勦说·岂其卿》:“岂其卿者,犹云何必卿也。”(2).犹难道。《左传·昭公三年》:“ 肸 又无子。公室无度,幸而得死,岂其获祀?” 杜预 注:“言必不得祀。”《楚辞·离骚》:“岂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
诗书的意思:◎ 诗书 Shī-Shū(1) [the Book of Sangs and the Book of History]∶指《诗经》和《尚书》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2) [boks;literatures;works]∶泛指一般书籍、诗文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漫卷诗书喜欲狂。——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世瑞的意思:世间的祥瑞。 汉 王充 《论衡·讲瑞》:“《讲瑞》谓凤凰,騏驎难知,世瑞不能别。” 南朝 梁 江淹 《莲花赋》:“故僊圣传图,英隐流记,一为道珍,二为世瑞。” 明 宋濂 《药房樵唱序》:“玉光剑气,直出人间,麟角凤毛,终为世瑞。”...
守一的意思:亦作“ 守壹 ”。1.道家修养之术,谓专一精思以通神。语出《庄子·在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常衰。” 晋 葛洪 《抱朴子·地真》:“守一存真,乃能通神。” 唐 吕岩 《谷神歌》:“若人能守一,只此是长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诵金刚经帖》:“道家言守一,若饥,‘一’与之粮;若渴,‘一’与之浆。”(2).专守定法。《汉书·严安传》:“当时则用,过则舍之,有易则易,故守一而不变者,未睹治之至也。”(3).指忠于某一信条。 宋 周密 《癸辛杂识续集·宋江三十六赞》:“ 龚...
斯文的意思:[释义](形)文雅。 [构成]附加式 [例句]他说话挺斯文的。(作宾语)。...
斯人的意思:(1).此人。《论语·雍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唐 杜甫 《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 明 刘基 《郁离子·虞孚》:“饮食之人,则人贱之。斯人之谓也。” 李劼人 《天魔舞》第十三章:“说来说去,大有斯人不出如苍生何之概。”(2).犹斯民。指人民,百姓。 唐 元结 《与瀼溪邻里》诗:“斯人转贫弱,力役非无怨。” 太平天囯 汪吉人 等《<军次实录>序》:“小官等佩读之餘,知足以破斯世之迷途,启斯人之聋瞶。”...
四海的意思:[释义](名)指全国各地,也指全世界各处。 [构成]偏正式:四(海 [例句]我们来自五湖四海。(作宾语)...
素琴的意思:不加装饰的琴。《礼记·丧服》:“祥之日,鼓素琴,告民有终也,以节制者也。” 汉 秦嘉 《留郡赠妇诗》之三:“芳香去垢秽,素琴有清声。”《晋书·隐逸传·陶潜》:“﹝ 陶潜 ﹞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 唐 李白 《古风》之五五:“安识紫霞客,瑶臺鸣素琴。”...
天意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萧然的意思:(1).犹骚然。扰乱骚动的样子。《史记·酷吏列传》:“及 孝文帝 欲事 匈奴 ,北边萧然苦兵矣。” 唐 元稹 《两省供奉官谏驾幸温汤状》:“不废戒严,而犹物议喧嚣,财力耗顇,数年之外,天下萧然。”《明史·宦官传二·陈增》:“大率入公帑者不及什一,而天下萧然,生灵涂炭矣。”(2).空寂;萧条。 晋 陶潜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新唐书·宦者传上·程元振》:“虏扣 便桥 ,帝仓黄出居 陕 ,京师陷。贼剽府库,焚閭衖,萧然为空。” 宋 范仲淹 《岳阳楼记》:“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
言行的意思:◎ 言行 yán-xíng[words and deeds;opinion expressed and action taken] 一个人的语言和行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野鹤的意思:鹤居林野,性孤高,常喻隐士。 唐 刘长卿 《送方外上人》诗:“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唐 韦应物 《赠王侍御》诗:“心同野鹤与尘远,诗似冰壶见底清。”...
逸士的意思: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后汉书·逸民传·高凤传论》:“先大夫 宣侯 尝以讲道餘隙,寓乎逸士之篇。” 唐 白居易 《秋日与张宾客舒著作同游龙门醉中狂歌》:“ 商岭 老人自追逐, 蓬丘 逸士相逢迎。”《红楼梦》第二回:“若坐於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 闻一多 《忆菊》诗:“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义居的意思:旧指孝义之家世代同居。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 姑苏 冯氏 兄弟三人,其季娶妇逾年,輒风其夫分异。夫怒詬曰:‘吾家义居三世矣,汝欲败吾素业耶?’妇乃不復言。”《宋史·孝义传·洪文抚》:“六世义居,室无异爨。” 明 宋濂 《郑仲涵墓志铭》:“ 仲涵 家义居十世,族属颇众。”...
由义的意思:遵循道义。《孟子·离娄上》:“吾身不能居仁由义,谓之自弃也。”《孟子·尽心上》:“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于嗟的意思:(1).叹词。表示赞叹。《诗·周南·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 毛 传:“于嗟,叹辞。”《诗·召南·驺虞》:“彼茁者葭,壹发五豝,于嗟乎騶虞。” 郑玄 笺:“于嗟者,美之也。”(2).叹词。表示悲叹。《诗·邶风·击鼓》:“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郑玄 笺:“叹其弃约,不与我相亲信。亦伤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赵王 饿,乃歌曰……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 唐 元稹 《唐故建州蒲城县尉元君墓志铭》:“禽交加,六神没,于嗟 元君 归此室。”...
渊明的意思:深远明达。 晋 常璩 《华阳国志·刘后主志》:“非渊明弘鉴,则中兴之业,何容易哉?”...
自怡的意思:自乐;自娱。 唐 张九龄 《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诗:“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 明 邓雅 《偶题》诗:“阿女顾予哂,予心还自怡。” 明 李贽 《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藏书》者何?言此书但可自怡,不可示人,故名曰《藏书》也。” 清 戴震 《沉处士戴笠图题咏》序:“夫儒者於平生之遇,率目为适然,独孜孜不怠,以学自怡,竟老而不劵。”...
四海鼎沸的意思:形容局势动荡,世界各地都在热闹非凡。...
吾谁与归的意思:表示回归自己的家园,回到自己的根源。...
野鹤孤云的意思:形容人孤傲、独立,不随波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