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二)赏析

题赵琳画东坡石上以杖横膝扇头二首(其二)

金 · 赵秉文
东坡谪岭南,一笑六根净。
食骨不弃馀,又使群狗竞。
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镜。
尔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胫。

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苏轼被贬至岭南时的洒脱与豁达。诗人赵秉文以幽默的笔触,将苏轼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苏轼在面对困境时,不仅保持了内心的清净,还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琐碎事物,甚至对那些试图分食他食物的小狗也表现出了宽容和幽默。

“东坡谪岭南,一笑六根净。” 开篇即点明主题,苏轼被贬至岭南,却能以一笑面对,内心清净,展现出他的超凡脱俗。接着,“食骨不弃馀,又使群狗竞。” 描述了苏轼对待食物的态度,即使食物残余也不舍弃,反而激发了小狗们的争夺,进一步凸显了他的豁达与随性。

“手中果何物,乃是照邪镜。” 这一句巧妙地将苏轼手中的物品比喻为“照邪镜”,暗示他能够洞察世事的真伪,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受世俗偏见的影响。最后,“尔曹何足容,以杖叩其胫。” 则是对那些试图挑战或质疑苏轼的人发出的警告,表达了苏轼坚定的立场和不畏强权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苏轼在逆境中保持乐观、智慧和勇气的形象,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苏轼人格魅力的钦佩之情。

词语解释

不弃的意思:不遗弃;不嫌弃。《诗·小雅·伐木序》:“亲亲以睦,友贤不弃,不遗故旧,则民德归厚矣。”《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又得遇卿不弃,今日成此良缘,真恩上加恩。”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小生有个朋友,姓 张 名 羽 ……青年未娶,若还令妹不弃,待小生作伐何如?”...

东坡的意思:(1).东边坡地。 唐 苏颋 《先是新昌小园期京兆尹一访兹愿不果率然成章》诗:“寂寞东坡叟,传呼北里人。” 唐 白居易 《东坡种花》诗之二:“东坡春向暮,树木今何如?”(2).地名。在 湖北省 黄冈县 憢东。 宋 苏轼 《东坡》诗:“雨洗 东坡 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3). 宋 苏轼 自号 东坡居士 ,因以“东坡”为其别称。 宋 施彦执 《北窗炙輠》卷上:“昨 强幼安 来説话,引援甚富。某谓之曰:‘若此者, 六一 语;若此者, 温公 语;若此者, 东坡 语;若此者, 山谷 语; 强幼安 ...

尔曹的意思:[释义](名)尔辈,你们这一类人(含有轻视的意思)。 [构成]偏正式:尔(曹...

何足的意思:犹言哪里值得。《史记·秦本纪》:“﹝ 百里傒 ﹞谢曰:‘臣亡国之臣,何足问!’”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一六:“ 颖 心愴然,即寤,语诸左右,曰:‘梦为虚耳,亦何足怪。’” 明 李贽 《复夏道甫》:“再勤学数年便当大捷矣,区区一秀才,何足以为轻重。”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但因言语跟着时代的变化,将来还可以有新的复译本的,七八次何足为奇,何况 中国 其实也并没有译过七八次的作品。”...

何物的意思:亦作“ 何勿 ”。1.什么东西;什么人。《管子·小问》:“ 桓公 曰:‘何物可比於君子之德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帝问曰:‘ 夏侯湛 作《羊秉叙》,絶可想。是卿何物?有后不?’”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方志》:“ 卢志 於众坐问 陆士衡 :‘ 陆逊 陆抗 是君何物?’”(2).什么,哪一个。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潮水至, 沉令 起彷徨,问:‘牛屋下是何物人?’”《晋书·王衍传》:“既去,目而送之曰:‘何物老嫗,生寧馨儿!然误天下苍生者,未...

岭南的意思:◎ 岭南 Lǐngnán[south of the Five Ridges(the area covering Guangdong and Guangxi)provinces] 指中国五岭以南的地区,就是今天广东、广西一带...

六根的意思:◎ 六根 liùgēn[(Buddha)the six senses:eye,ear,nose,tongue,body and mind] 佛教用语,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罪恶之根六根不除六根清净...

乃是的意思:◎ 乃是 nǎishì[be] 是,就是人民群众乃是真正的英雄...

足容的意思:脚走动时的姿态。《礼记·玉藻》:“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矫饰恭谨的姿容。 汉 扬雄 《法言·吾子》:“足言足容,德之藻矣。” 李轨 注:“足言,夸毗之辞;足容,戚施之面。言皆藻饰之伪,非篤实之真。” 明 耿定向 《权子·志学》:“其一人足恭缓步如之,偶骤雨至,疾趋里许,忽自悔曰:‘吾失足容矣,过不惮改可也。’乃冒雨还始趋处,紆徐更步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