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老逢春十三首(其三)
宋 · 邵雍
年老逢春雨乍晴,雨晴况复近清明。
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啭莺。
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
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
天低宫殿初长日,风暖园林未啭莺。
花似锦时高阁望,草如茵处小车行。
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
注释
年老:指年纪大的人。逢:遇见。
乍晴:突然放晴。
清明:中国传统节日,通常指春分后的第105天。
天低:形容天空开阔。
宫殿:古代大型建筑群。
初长日:刚刚升起的太阳。
风暖:温暖的风。
园林:公园或庭院。
未啭莺:尚未开始鸣叫的黄莺。
花似锦:形容花朵繁盛如锦绣。
高阁:高耸的楼阁。
草如茵:草地像地毯一样。
小车行:车辆在草地上行驶。
东君:古代对春天之神的称呼。
赐:给予。
何多也:多么丰富啊。
久太平:长久的太平盛世。
翻译
年迈之人遇到春雨初停,雨后又是接近清明的时节。天空低垂,阳光透过初升的太阳洒在宫殿上,温暖的微风吹过园林,黄莺尚未开始鸣叫。
花朵盛开时,从高阁远眺,绿草如茵的小道上,车辆缓缓行驶。
春天之神东君赐予我们如此丰富的美景,人间又迎来了长久的和平岁月。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年老逢春十三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春天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景的感受。首句"年老逢春雨乍晴"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和季节,透露出一种岁月沉淀后的淡然心境。接着,"雨晴况复近清明"进一步强调了时节,清明将至,春意盎然。
"天低宫殿初长日"描绘了雨后天空的开阔与明亮,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宫殿上,显得格外宁静。"风暖园林未啭莺"则通过温暖的春风和尚未鸣叫的黄莺,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静谧。
"花似锦时高阁望"以繁花似锦比喻春色满园,诗人站在高阁之上欣赏这幅美丽的画卷,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草如茵处小车行"则写出了春草如茵的路面,小车穿行其中,画面生动而宁静。
最后两句"东君见赐何多也,又复人间久太平",诗人将春光比作东君的恩赐,感叹春光之丰富,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长久安宁的期盼和赞美。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展现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