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其二)赏析

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其二)

明 · 吴琏
碧山深处暂逃名,舆羽钩金别重轻。
能勿忘时须勿助,既无将处亦无迎。
曾参属纩且易箦,子路蹈危还结缨。
不是苍天与良弼,筑夫那出为调羹。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吴琏所作的《和同年滕侍御见寄韵(其二)》。诗中蕴含了深刻的哲理与道德观念。

首句“碧山深处暂逃名”,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幽静的碧山中暂时远离尘世喧嚣,追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接着,“舆羽钩金别重轻”一句,通过比喻手法,表达了在人生选择面前,要区分轻重缓急,做出明智决断。

“能勿忘时须勿助,既无将处亦无迎”两句,强调了在面对事物时,应保持适度,既不过分追求也不轻易放弃,体现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曾参属纩且易箦,子路蹈危还结缨”引用了孔子门徒曾参临终前换床席以示对父母的孝顺,以及子路在危险时刻仍不忘整理衣冠的故事,以此来强调道德修养的重要性。

“不是苍天与良弼,筑夫那出为调羹”则表达了个人的努力与选择对于实现目标至关重要,即便是借助外力,最终的成果也需由自己亲手完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故事,探讨了人生选择、道德修养、自我实现等主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猜你喜欢